写2000幅寿字送老人

04.12.2016  06:04
核心提示: 一张四尺洒金红宣纸铺开来,安应考挑了支大号提斗笔,蘸饱了墨,奋笔一挥,一个“寿”字跃然纸上,遒劲磅礴,气吞山河。

本报讯(记者 宋雨 实习生 陈华罗) 一张四尺洒金红宣纸铺开来,安应考挑了支大号提斗笔,蘸饱了墨,奋笔一挥,一个“寿”字跃然纸上,遒劲磅礴,气吞山河。

昨天上午,西安三学街,62岁的安应考将耗时半年多写成的2000幅寿字,免费送给68岁以上的老人。

听说有书法家送“寿”字,不少人早早赶来排起队,想讨个吉利。72岁的董大爷是专程从长安区赶来的,“我老母亲90岁了,下一周过生日,这幅寿字,是再好不过的礼物,我要把它收藏起来。”按照要求,每个人只能领一幅,但董大爷想给他的一名老战友代领一幅,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16岁参军,当时他还是我们的班长。”如今老班长已经80多岁,不久前因为高血压患了偏瘫,一直卧病在床。

68岁的保洁员薛阿姨把路面打扫干净后,搓了搓僵硬的双手,到活动现场开始排队。薛大姐家在户县,半年没回家,前几年儿子盖了新房,一直没有装修,“今年过年回家,将安老师的寿字挂在家中,给孩子们都添点福气和喜气。”

安应考说,在中国的书法艺术中,繁体“寿”字因其字美、造型美、寓意美和观赏性强,成为广受书法家喜欢的“三大”文字(其余两个字是福、禄)。

可是,要在四尺大的宣纸上,一气呵成写出来,不留败笔,考验的不仅是书法家的基本功,更是审美和气韵。

“写坏了6支毛笔,仅墨汁就用了十几瓶,宣纸的钱更贵,起码得1万多元。”安应考说,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形式都不应被束之高阁,应该与老百姓贴近,而写寿字就是最接地气的一种,是文化与市民最为契合的一种形式,雅俗共赏。

安应考的家,就在东门外,但为了准备这次活动,他已连续十几天没有回家,吃喝拉撒睡,都在位于书院门的工作室。“我也没有别的特长,就会写字。那就用我的字,给老人们送点温暖,用自己的行动去倡导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