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业插上翅膀,飞向全国,走向世界!”

13.07.2017  09:31

为农业插上翅膀,飞向全国,走向世界!

盛夏时节,农科城里天朗气清、草木葱茏,一派茁壮向上景象。

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胡和平陪同下,冒着39℃的高温来到我国设立的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为基层干部群众、一线农业科研工作者、创新创业青年带来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

为农业插上翅膀,飞向全国,走向世界!

祝杨凌自贸片区繁荣发展、蒸蒸日上!

杨凌要打造人才高地,形成制度红利,把先进农业技术和创新机制辐射到西部、农业主产区乃至全国,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

一份份殷切的期望,一句句深情的祝福,一声声亲切的嘱托,在中国农科城传开了!总理亲切的笑容,朴实的话语,鼓舞着经历20年建设发展的杨凌示范区,深深地感染着在杨凌示范区工作生活的每一个人。

总理给我们出了一道题

上午10时26分,李克强总理来到杨凌众创田园考察。这个园区是杨凌示范区立足现代农业特色打造的众创空间,主要为创业者,特别是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提供专业齐全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

步入门厅,总理在展板前驻足。在听取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天雄介绍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况时,他特别过问了“双创”工作对社会就业的带动作用。当听到刘天雄回答说“带动了1.5万人实现就业”时,总理笑着点了点头。

就在总理听汇报的时候,在紧挨门厅的创业咖啡馆里,杨凌的青年创客们正充满期待地向门厅张望,其中有锦华生态公司总经理姜义亮。

2016年12月10日,还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在读博士的姜义亮,和五名其他专业的博士同学一道选择“未毕业先创业”,开办了一家专注土壤修复的公司。“总理提的问题具体又专业。他问我们贫瘠土壤可以改良,污染的土壤怎么修复?总理还给我们出了道题,希望我们研究一下如何将土壤深翻与土壤修复相结合,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探路。”姜义亮说,“我们一定认真研究,把总理出的这道题做好、做精、做扎实。

朱铭强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林学博士,2015年创办陕西仲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杜仲在健康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应用。“真没想到能和总理面对面交流创业梦想。

“总理很亲切,他称赞了我们‘互联网+农业+扶贫’的模式。”杨凌农圈信息科技公司董事长曹昂激动地说,“我既紧张又激动,一时不知该先说啥。多亏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孙校长,他给总理介绍了我们通过互联网解决固原芹菜滞销的事情,总理听了很高兴。

总理是打破原定行程,临时决定要来杨凌农业云公司考察的。”神州数码集团董事长郭为笑着说道,“总理在我们的云地图前浏览土地流转、智慧农场等‘三农’大数据的运用情况,称赞我们有眼光。总理说,农业既要靠天更要靠‘云’,这朵‘云’就是大数据云、‘杨凌云’。总理特别勉励我们,要把‘农业+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做成实业,‘农业+互联网+双创’潜力无限。”

在杨凌众创田园,参加社会实践的学子们和青年创客们高喊着“总理好”“国家有力量,青年有担当”围拢了过来,总理一边和他们握手,一边挥手致意。

总理,请您对我们农业创业者讲句话吧。”被热情的人群挤到侧后方的杨凌百恒家庭农场的“农场主”王小铁,喊出了在场人们的心声。

“祝大家创业成功,为农业插上翅膀,飞向全国,走向世界!”李克强总理高声说。

总理来了次现场调研

渭河是否安澜,总理一直挂在心上。他专门沿着渭河杨凌段的滨河路去往陕西自贸区杨凌片区。

总理很关心渭河生态环境治理,详细询问了渭河生态治理等相关情况。”汇报工作的杨凌示范区党工委负责同志说,“总理说,渭河的变化很大,很好!

10时59分,李克强总理来到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示范区片区综合服务大厅。这个服务大厅,是陕西第一个投入使用的自贸片区综合服务大厅,从立项到建成用时不到一个月。

在自助服务电子大屏幕前,总理的目光被屏幕上分类有序的一个个“二维码”吸引住了。“总理特别关注群众办事是不是方便,注册企业申领执照能不能更快捷。”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陈亚平告诉记者,总理对杨凌自贸片区推出的微信办照服务很感兴趣,当听到在杨凌自贸片区只要用微信扫码,登录陕西工商公众号平台,上传身份证,刷脸、起名就能办理营业执照时,总理高兴地说:“要让老百姓少跑路、不跑路就能办成事。

随后,总理来到位于大厅左侧的杨凌工商注册受理窗口,杨凌农食互联公司董事长石永刚正在咨询入驻自贸片区后的相关事宜。他说:“总理很关心涉农企业的发展,还体贴地询问公司运营中遇到的难处。

总理好,我是从加拿大回来创业的。”当时,正在窗口填写资料的多伦多滑铁卢大学教授黄晓东主动向总理问好。“总理很亲切务实,对环保和生态治理也很关注。当得知我们是国际团队创业时,总理高兴地让我们引进外资,带着国外朋友一起回国创业。”黄晓东说。

在建设项目一口受理窗口,总理详细了解了杨凌自贸片区新推出的“三合两联”模式。听到采用“三合两联”模式,办理时间从150天降至60天以内时,总理高兴地说:“那降了不少啊!

这时,杨凌示范区人社局工作人员马京燕正为群众办理人事代理手续。“总理走过来,特别随和,问我可以给群众提供哪些服务?为群众服务收费吗?我回答说绝不收群众一分钱,不只是我这里,杨凌自贸片区帮办服务都免费。听到我的回答,总理微笑着点了点头。”马京燕说。

在杨凌自贸片区综合服务大厅,总理驻足杨凌国地税联办窗口,足足询问了将近10分钟。“总理来了一次现场调研,询问‘营改增’后企业税负减轻了没?税基是否扩大了?产业链是否拉长了?国地税如何分工?”杨凌示范区国税局局长范利民说,“当听我汇报说‘营改增’后杨凌的企业税负轻了,纳税户多了两成,产业链拉长了,市场活力也激发了的时候,总理高兴地说,这就是我们下决心实施‘营改增’的初衷。

在杨凌自贸片区服务大厅墙上,清晰印刻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12个大字。当时在场的许多群众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总理就是在这里驻足,指着墙上的“放管服”标牌说道:“‘放管服’不光要刻在门面上,更要刻在大家心里,最后体现在群众评价中。”

在即将离开杨凌自贸片区服务大厅时,总理欣然响应大家的呼声,与前来送别的企业家和杨凌自贸片区工作人员一起合影留念。

采访中,大家异口同声地告诉记者,总理对杨凌自贸片区的寄语和祝福是“祝杨凌自贸片区繁荣发展、蒸蒸日上!

总理,我们将来想创业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当听到杨凌将建设‘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成‘种业硅谷’、打造‘种业航母’时,总理关切地问起杨凌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情况,还有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主粮品种培育问题。他特别过问了杨凌培育高强筋小麦的工作情况,蛋白质含量占比,亩产多少,与国外小麦良种的比较优势,问得很细很实。总理鼓励杨凌在育种上继续努力,‘亮’出杨凌符号。

11时30分,李克强总理深入由杨凌五位职业农民创建的杨凌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园,看望长期扎根一线的杨凌农业科研专家和“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在三幅介绍杨凌农业农村改革工作的展板前,总理驻足听取了汇报。“杨凌作为后稷封地,这里的人们对农业‘双创’有着独有的情怀。”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负责同志的这句话引起了总理的兴致。“总理点了点头,肯定地说,要让职业农民通过‘双创’培养出更多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亲历这一过程的杨陵区委书记蒋展宏告诉记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杜军志说,总理很关心杨凌种业。在听汇报时,总理问:“品种处在什么阶段?是新培育的还是已经大面积推广的?推广了多少?农民种植的收益怎么样?”杜军志告诉记者:“总理尤其关心杨凌新品种、新技术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在总理心里,农民、农村、农业问题非常重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建明,是杨凌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园的首席技术专家。他告诉记者,总理询问了教授专家与农业园区的关系。“总理问我们,在这个园区有没有收费,有没有‘股份’,我们说园区就是‘实验室’,总理很高兴,他还鼓励我们大胆用科研成果入股,就地实现从科技到产业的转化。

总理特别有‘三农’情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丙智激动地说道,“我给总理提了‘请求’,请他和我们农业专家、职业农民合影,总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陕西苹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正阳教授和陕西猕猴桃产业体系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占德教授对记者说,总理特别关心两个重点问题,一是一定要有中国人自己的好品种,二是一定要生产出安全放心优质的农产品。

临近中午时分,户外温度已经超过40℃。而在新型双拱双膜大棚里,温度更是逼近50℃。总理冒着灼人的热浪,一连走进几个大棚,考察现代农业科技集成示范工作。

在这个园区,以双拱双膜设施大棚、水肥一体化、有机营养枕+绿色植保措施、碳基营养肥为核心的“3+2”集成示范技术正在大面积应用。与总理一同进棚的职业农民马新世告诉记者:“总理进大棚看长势,询问农业新技术的实践情况,他对杨凌运用‘系统思维’集成多元农业科技创新,因地制宜推出的现代农业集成示范很赞赏,连说了几个‘好’字。总理鼓励园区要教会更多农民,让杨凌农业科技产生更大更广的辐射带动效应。

总理来了!”杨凌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园里的“工人”们,听说总理来了,纷纷跑出大棚围拢过来。“总理,我们将来想创业。”“总理,我们将来想做职业农民。”“总理,国家和省上的政策好,将来我们也要当创客。”大家争先恐后地和总理握手,向总理诉说。

杨陵区揉谷镇陵湾村农民张红莉距离总理很近,她喊出了自己将来要创业的想法。“总理问我,你要创业打算怎么干。我给总理说,打算在园区承包个棚,也种绿色有机西甜瓜和蔬菜。总理鼓励我们说,先要脚踏实地把农业科技学到手,锻炼出真本事,并祝我们创业成功。”张红莉激动地说。

总理在杨凌示范区的考察就要结束了,但与群众的知心话怎么也说不完。时间已近中午,总理和围在他身旁的群众就像一家人一样,话“三农”,说产业,谈创新。他说:“杨凌要打造人才高地,形成制度红利,把先进农业技术和创新机制辐射到西部、农业主产区乃至全国,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