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生产装备智能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0.06.2016  16:03

  智能农机装备技术代表着农业先进生产力,是改善生产条件达到精耕细作、提高生产效率转变发展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的重要工具,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物质基础,也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竞争焦点。为进一步满足农业全程全面生产机械配套,提升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缩小与国外主流产品差距、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于2012年启动了由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智能化农机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该项目已于2016年6月3日在京通过技术验收。
      经过四年的研究推进,该项目重点突破智能栽插和高效采收、植物生长过程和环境信息实时监测、种肥水药按需施用控制等智能化共性关键技术190多项,开发了旱田高速移栽、水田种苗恒量栽插、智能化稻麦收获、智能化种子精细加工、全自动嫁接育苗、瓜菜智能化生产、植物工厂化生产、农产品智能化分选及节能加工等重大装备与设施97种。基于上述关键技术及体系的突破,项目构建了主要粮食、蔬菜作物从种子、种植过程监测、保质采收、产后加工的生产装备智能技术及体系,为高品质规模化制种、高质量秧苗规模化生产、精量播种与精细管理、高效低损收获、保值增值分选等现代农业生产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撑,奠定了以智能化水平带动我国农机装备技术升级换代前期研究基础,有力推进农业装备多功能、智能化统筹发展,支撑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技术应用标准化发展。
      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推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和项目、人才、基地统筹发展,凝聚培养了一批农机装备智能化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创新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支撑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