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机质量投诉监管 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01.08.2016  16:37

延安是农业大市,也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机化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深入实施,该市农机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各类农业机械不断增加,流通市场日趋繁荣,农机作业广泛开展,农机维修网点迅速发展,截止2015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23.6万千瓦,实现农机经营总收入11.88亿元,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58.2%。然而,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农机质量投诉逐渐增多起来,这些问题不仅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还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受到严重损失。为推进工作开展,我市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补贴机具的消费维权为重点,加强领导,健全体系,规范办理,热情服务,促进了农机化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一、加强领导,健全体系抓落实

农机质量事关农机安全生产,事关农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农机化生产的效率,农机质量投诉监管工作,是农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补贴机具质量监督,是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农业机化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法规。为使农机质量投诉监管工作开展扎实有效开展,该市认真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要求,加大源头治理和质量监管,通过市场整顿、专项整治、跟踪考核等多种措施,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构建农机质量投诉监管工作的有效机制,促进农机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

二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多年来,该市的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均为农机管理推广部门的内设机构,无专门的机构,人员编制配置和工作经费短缺,投诉监督工作人员变动频繁,时常有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事情没人管的现象。近年来,该市严格按照省站要求,加强投诉监督体系建设,明确了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的工作职责,市及13个县区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站全部挂牌工作,并落实了分管领导、负责科室、工作人员和投诉监督电话,在《延安日报》、农机化信息网站等新闻媒体公布了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电话。同时,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投诉监督人员的政策法规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为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夯实工作责任。市及各县区高度重视农机质量投诉监管工作,将此项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部署,落实专人负责,夯实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了农机质量投诉监管的职能和责任,制订了工作规范,签定了工作责任状,完善了农机质量投诉监管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市中心积极争取市农业局和市政府对农机质量投诉监管工作的支持,市农业局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调动了市、县区农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农机质量投诉监管工作营造了良好环境。

二、强化监督,规范管理保安全

一是着力搞好宣传培训。在工作中坚持将农机质量投诉监管同农机化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每年春季组织农机科技宣传月活动,利用农机科技大篷车、发放资料、科技下乡、举办培训班、安全生产检查等各种形式和机会,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组,通过举办现场演示会、培训会,开展现场咨询,向农民群众宣传正确选购和使用农机产品的方法以及农机市场监管及农机质量投诉、农民维权途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传授识假辩假的技能,通过各种宣传培训活动,有力地净化了农机市场,震慑了不法经营行为,提高了农机消费者自我保护、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

二是加强销售企业质量监管。以进入市农机补贴产品经销行列的企业为重点,辐射周围农机经销户,加大农机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建立经销企业档案,采取定期不定期或抽检的办法,经常性深入购机补贴经销企业,全面了解每家经销商所售农机产品的品牌、质量和售后服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对经销商与购机户发生质量问题后如何正确处理纠纷的方式、方法、时限等提出明确要求。

三是开展护农打假活动。每年“3.15”期间,组织协调农业执法、工商等部门到农机经销企业及农机维修网点开展有关质量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并对发现有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等违法行为进行了及时查处。对调查中发现产品质量、维修服务等问题,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反馈生产销售企业,帮助生产企业完善措施,改进服务。重点做好重要农时季节购置补贴机具的质量监督和跟踪调查工作,对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协调生产销售企业妥善解决。2013年以来,在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累计跟踪调查大中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割机、深松机等农业机械300多台件,及时解决了购机户反映的各种问题,有效维护了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热情服务,维护权益促发展

做好农机投诉受理、处理工作是关系农民群众切实利益的一件大事,是树立农机部门形象的一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对农机市场的监督管理。针对消费者反映较多的有关“三包”服务不规范、不及时、包修质量差等问题,在开展农机维修网点监督检查工作时,有重点地对销售、维修网点“三包”能力和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进行检查,帮助经营者进行整改,建立完善“三包”规章制度,并对“三包”服务信誉好的企业进行重点帮助扶持,促进了整个农机市场“三包”服务质量改善。今年,我们在维修网点管理检查中发现富县长福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区域广,售后服务工作及时到位,得到广大购机户好评,为此我们将该合作社的维修网点列入“十三五”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对象,争取省级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建设项目。

二是强化对重点项目的监督管理。今年4月份,我们发现河北圣和农机公司生产的圣和ISZL-200B型深松联合整地作业机价格虚高、深松铲(梨腿子)质量不过关、弯曲角度不够,梨腿子容易扭曲变形,给深松作业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购机户意见较大。4月25日,中心主管领导和业务科室在单位约谈了厂家业务代表和经销企业,第二天即在甘泉县组织召开了由市、县质量投诉监督站、厂家业务代表、经销企业和甘泉县购机户参加的现场整改座谈会。机手现场说问题,厂家业务代表和经销企业一一记录在案,随后,生产企业将问题带回厂里,对深松铲的入土角度和深松腿的强度进行调整和加固。5月12日,改进后的深松铲在甘泉县进行试作业,原有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目前河北圣和农业机公司已向甘泉县4户机手更换深松铲43 根,为机手挽回经济损失1.5万元,保证了深松整地作业质量。

三是推进投诉案件的公平、公正、及时有效解决。为了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机投诉案件,该市加强了与农业执法支队、消协、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的联系与合作,对一些群众反映较强、调解难度大的案件,采用联合办公和舆论监督方式开展工作,加大了调解力度,促成了案件公正、快速、及时、有效的解决,更好的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高效热情为消费者服好务。该市各级投诉站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认真受理群众的投诉,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农机质量投诉实行“首问负责制”,对群众的投诉和咨询,坚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增设受理投诉点,方便了群众,尽最大努力,缩短办案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013年以来,共接待购机户电话咨询100余人次,受理农民电话投诉案件10多起,受理案件都得到了圆满解决,案件结案率和消费者满意率均达到100%,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

                                                                                                                                                                                                                                                                                        延安市农机中心 史刘永 拓光荣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