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生全力以赴做好大熊猫救助保护工作

10.02.2015  10:35
            从2014年12月初至今,犬瘟热疫情已导致四只大熊猫死亡,牵动了所有热爱自然、关心野生动物的人们的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派出3名专家亲临一线,开展疫情诊断、治疗和追踪服务等技术支持工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熊猫服务队出征仪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熊猫服务队队员在工作
              2015年1月25日,该校再次选派由16名动物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和带队老师组成的大熊猫服务队,分赴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楼观台、牛背梁基地开展大熊猫救助活动(其中楼观台有12名大学生志愿者,牛背梁有3名大学生志愿者)。             2015年2月5日,在该校党委副书记马建华的带领下,该校动物医学院、教务处、宣传部、团委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共同对大熊猫服务队的志愿者进行了看望和慰问,他们表示要全力以赴做好大熊猫看护工作。
            “离开家人和朋友,进入处于隔离状态的陌生环境,使得我时常感觉有些孤独,但是想想自己肩负的巨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心里就充满了力量,坚信我们一定能出色的完成这次志愿者活动。 ”该校大熊猫服务队志愿者郭凯雨说。             在陕西秦岭北麓终南山下的周至县楼观台,大学生志愿者与大熊猫一道被隔离,并负责实施对大熊猫的饲养、观察和辅助治疗等支持工作。该校学生饲养员动医113班梁学超表示,要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把握细节,将理论投入到实践工作中去,认认真真做好每件事,保护大熊猫健康,努力为学校和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在牛背梁,因为客观原因,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自进入基地以来都没有洗过一个澡,这是因为牛背梁和外界联系困难,每到下雪的时候就真的“与世隔绝”了。大熊猫服务队的学生们对此并没有什么抱怨,在他们看来,这是最好的天然屏障,可以更好保护国宝大熊猫。             在牛背梁开展大熊猫救助服务该校学生白元斌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做到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我们需要对它们精心呵护,饲养大熊猫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做好就不容易了。在中心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这里的三名学生进步很快,现在基本可以独立操作,但是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马建华和志愿者进行了亲切交谈,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工作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鼓励志愿者要克服通讯不便、孤独寂寞等困难,提高理论结合实际的业务能力,认真把专业知识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拓展,细心照料大熊猫。
            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学林表示,目前中心实行 “一猫一舍一人”。该校志愿者们理论知识牢固,适应性强,责任心强,经过短期培训已经能够独立做好大熊猫的饲养管护工作。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