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高速公路技术研究成果国际领先

06.03.2017  17:03

        日前,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海拔高寒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技术”七个课题通过验收评审。交通运输部科技司袁鹏副司长等代表项目组织单位出席会议,项目负责人、一公院党委书记汪双杰,副总经理王佐,工程技术研究院相关领导领导,项目执行办主要人员及各课题承担和参研单位130余人参加了会议。部科技司创新发展处汪水银主持会议。

        此次会议邀请了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程国栋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郑颖人院士、广西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郑皆连院士、兰州交通大学赖远明院士、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梁文灏院士、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院士、江苏建筑科学研究院缪昌文院士、郑州大学王复明院士等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专家王玉、浙江大学道路工程教授王秉纲、北京交大冻土工程教授张鲁新等多位行业知名专家组成了专家评审组,专家一致认为各课题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研究成果为青藏高速公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该项目历时三年,七个课题共完成了104项研究任务,建成支撑研究的试验体系,在共玉高速公路建设了200余公里试验工程,15公里示范工程。共发表论文近200篇,70%以上为SCI/EI收录,申报专利百余项,完成10部著作及9部地方标准,依托项目示范工程开展的“青海省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荣获2015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在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尺度效应理论、平衡设计方法和勘察设计技术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创新。

        部科技司袁鹏副司长表示,该项目研究基础扎实,方向明确,组织管理有序得力,研究任务推进顺利,取得了高质量成果。他希望要针对冻土高速公路建设关键技术,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发挥课题的凝聚作用,持续研究下去。

        在随后部科技司组织的项目组工作会议上,汪书记代表项目牵头单位对部司领导和专家们表示感谢,对各课题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下阶段的项目验收工作进行了部署。他要求各课题尽快将创新点进一步凝练升华,严格按照项目验收阶段的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项目验收工作顺利,为最终的项目验收交上一张圆满的答卷。

      注:

        “十二五”中期,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其中“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实现亚欧非大陆互联互通的核心通道,由东向西跨越青藏高原、喀喇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西伯利亚等高寒高海拔地区及北半球高纬度寒冷地区,涉及主要干线公路里程将达1.2万km,与中巴经济走廊互联道路约3700km,新欧亚大陆桥、中俄、中哈等油气管道伴行道路约2万km。如此大规模穿越高寒地区的道路工程建设急需攻克高海拔高寒地区道路工程建设中面临的系列技术难题。基于此情况,“高海拔高寒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技术”于2014年正式列入科技部国家支撑计划交通运输领域立项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赋予该项目更多更新更高使命,是“一带一路”战略决策贯彻落实在交通运输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是延续冻土工程科研和实践国际领先地位的重要实践。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