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类管理为基础构建“三级公益景区体系”

16.02.2015  10:47
  建议在对全国景区进行科学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国家公园、省立公园、城市公园“三级公益景区体系”,特别是率先、重点建设好一批省立公园,满足公众对旅游景区的基本需求,实现景区对自身的全面定位,进而形成彼此交融、互为补充的景区纵横管理模式,最终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广大民众的福利与幸福感。    旅游景区 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在全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总体形势推动下,无论是开发建设方面,还是保护利用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政出多门、体制混乱的宏观格局,相当一部分景区存在发展理念滞后、管理能力欠缺、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这与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不相适应,与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旅游者越来越高的旅游需求也不相适应。    公益型景区 指具有极大的、明显的社会公益价值的“优中选优”的景区,如故宫、黄山、九寨沟、张家界、峨眉山、三峡大坝等,其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是自然垄断产品,也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共同所有的财富。   这类景区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和较大的风险性,是纯市场化产品,门票价格决策完全是市场行为,就像美国好莱坞大片一样,让游客“用脚来投票”,门票采用“谁来就向谁收费”的方式,政府不承担额外责任。    混合型景区 指依托所在地的森林、一般人文古迹等国有资源,同时也依靠开发商投入资本、土地、文化创意等旅游发展要素,产生市场价值的“平中见奇”的景区。这类景区占中国全部1.5万多个景区中的大多数,其中四川的碧峰峡等景区最为典型。   这类景区兼具公益性和市场性,在从旅游资源转化成为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或投资商高成本投入,因此门票定价必须部分考虑公众的利益,同时又要面对供求关系的影响,政府又不能过度干预,一定幅度的价格升降属于正常现象,应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最高限价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的财政状况显著改善和经营城市的商业模式(客观上也包括土地财政的驱使)成熟,从2002年城市公园免费元年开始,城市公园在我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尤其是对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来讲,城市公园在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鉴于此,有关部门在未来完全可以在这些既有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推广免费或低价的“城市公园”,以进一步满足不同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日常必需的休闲、文化、运动、交往等方面的需求。(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