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胜 用激光的速度创新创业

15.09.2015  15:28

2015年9月9日《三秦都市报》第A5版

      开栏语
      创新创业是稳定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带动和辐射作用的开发区,具有人才聚集,产业集中的优势。为了能够进一步展现开发区创新创业典型和成果,本报从即日起,将围绕开发区创新人物、创新企业、创新驱动展开报道,展示开发区在人才吸引、激励创新,以及创业环境、资源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充分体现创业者的精神风貌和创新引领的示范作用,激发更多创新创业者的热情,为开发区创新创业促进高速增长增添持久动力,让创业实现梦想,让创新引领市场,让产品走出国门。
      他是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历史上毕业最快的博士,他是首个获得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以校长名字命名的“卓越研究奖”的华人博士生,他是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他是主导我国半导体激光器国家标准制定者,他是世界经济论坛连续两年授予的“青年科学家”,他就是西安高新区回国创业的炬光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刘兴胜……
      毕业最快的博士
      在激光世界里开创辉煌人生
      8月21日早上,记者如约前往西安高新区丈八六路的炬光科技采访刘兴胜。走进炬光科技的办公楼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摆放在十余米长5层玻璃柜上的100多个专利证书和几十个刘兴胜的荣誉证书。这些证书,展现了炬光科技快速发展历程和在行业中的地位。在刘兴胜的办公室里,通过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记者从这位看似平凡的年轻董事长身上感受到了他勇于创新创业的精神力量和远大理想。
      刘兴胜1973年1月出生于榆林绥德一个普通的农家,家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的刘兴胜,在上高中之前,印象最深的还是帮父母干活,直到去绥德县上高中,他才第一次从黄土高坡的山旮旯走进县城。那时,深受父亲影响的刘兴胜立志发奋读书,跳出农门。刘兴胜说:“我爸曾当过5年兵,他给了我勤劳、自信、坚强的力量,他是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人。
      1991年,品学兼优的刘兴胜被绥德中学保送到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就读。从陕北的黄土高原到省城西安,让他的眼界开阔了,理想远大了,给自己定了一个更远更大的目标:出国深造。
      1995年,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的刘兴胜,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大物理系研究生。刘兴胜说:“在北大的那几年,我几乎和同学很少往来,把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实验室和图书馆。我知道,我不是最聪明的,但我是最勤奋的。”刘兴胜凭着自己的勤奋与努力,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1996年,他就在国际上一个权威杂志发表了论文,这让他更加自信。他坚信,只要勤奋,只要努力,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1998年,刘兴胜获得北大硕士学位之后,又顺利被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录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刘兴胜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电子封装,那是个比较新的交叉学科,美国只有两三所大学开设有这个专业方向,对于这门涉及热学、机械、物理、电子、光学、材料科学等多领域的跨学科专业,刘兴胜仅仅用了2年零8个月就取得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成为该专业历史上毕业最快的博士,同时,他也成为此专业首个获得以校长名字命名的“卓越研究奖”的华人博士生。在美国,获得一个理工科博士学位的平均时间大约为4年零8个月。2001年,刘兴胜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康宁公司工作。康宁公司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拥有多项改变世界的专利,也聚集着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帮助爱迪生制造灯泡就是这家公司。在康宁,刘兴胜开始正式接触到他之后一直不懈研究的事物——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以半导体材料为介质产生激光,在通信、存储、打印、测距、雷达、医疗美容等领域应用广泛。在康宁公司从事了5年研发工作的刘兴胜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个研发人员,懂生产是非常重要的。于是,他离开了康宁,加入美国相干公司(CoherentInc。)。相干公司是全球激光器的第一品牌,总部位于硅谷。在这里刘兴胜工作了大概1年左右,刘兴胜系统掌握了如何把科技转化成产品的整个过程。
      美国学习工作期间,刘兴胜研制出国际上首个芯片倒装技术的980nm单模半导体激光器,拥有6项美国专利和欧洲专利,带领团队开发出多款价值高昂的激光器产品。这时他在行业内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也为他回国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国创业
      打破国外激光器在中国的垄断
      在康宁公司从事5年研发,在相干公司从事1年生产管理的刘兴胜,又到美国另一家从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生产的公司nLight任工艺工程技术总监,并委派他负责位于上海分公司的相关业务,因此,刘兴胜开始往返于中国和美国之间,也正是在这家公司的工作,让他了解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
      刘兴胜在了解后发现,半导体激光器在国内有很大的应用市场,而当时国内95%的高端市场被外国厂商占据,国内的科研和技术也刚刚起步。面对这种现状,在研发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并熟悉生产、销售半导体激光器的刘兴胜萌生了回国创业的念头。
      在准备回国时,刘兴胜也犹豫过。“可是,对于一个搞科研的人来讲,没有比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和产品更重要的。”刘兴胜说。
      “既然决定回国,我就要断了后路,只有断了后路,才能够勇往直前地去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刘兴胜说。
      2007年,刘兴胜辞去在美国的工作,带着妻儿举家回到了西安,在西安高新区开始了他的创业。刘兴胜说,之所以选择在西安高新区创业,最重要的是这里有非常好的生态环境,高新区不但服务好,办事效率高,而且对留学生创业还有很多优惠的政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里是我的家乡。
      回国之后,刘兴胜在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身兼两个身份,一个是研究员、博导,另一个是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的产学研基地从事生产管理。这两个身份,成为他在激光器研发和创新的新起点。
      激光器是先进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设备,高功率激光器过去一直被少数几个国家垄断。要打破垄断,必须突破激光器最核心的“叠阵”技术。叠阵,相当于激光器的“心脏”,直接决定着激光器的功率高低。刘兴胜瞄准这个领域,从叠阵的原材料——金属“”中寻找突破口。
      经过两年上万次的实验,刘兴胜和他的团队终于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使国际上第一次出现中国制造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而且与国外主流产品相比,不仅价格上有优势,功率还提升了五倍。曾有国外的公司出高价要买下这项技术,但被刘兴胜拒绝了。
      为了实现再一次的突破,刘兴胜带领团队从基础研究开始,反复实验,终于把相同功率下的产品稳定性提升了50%。2013年7月,他们的“无铟化技术”在海外展会一经亮相就轰动业界。
      刘兴胜和他的团队已攻克了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11项核心技术,申请专利近300项。生产的10大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器产品,打破了激光器依赖进口的和垄断的局面。
      坚持创新
      让中国激光器遍布世界各地
      面对企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刘兴胜对创新和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产品研发,市场营销,还是企业管理,人才培养,都必须坚持创新。
      刘兴胜说:“作为一个科技创新企业,一定要站得高,做瞄准国际范围内的创新,而不是仅满足于国内。创新来自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更原始更高端的创新,来自于那些更高端、走在世界前沿客户更先进的需求。当一家世界顶级公司对所需的技术四处寻觅无果而你能够研发出来时,你就是创新,你就是世界第一。因此,企业要面向全球,勇于站在国际前沿,接受挑战,才能有大创新。
      2014年,一家做激光清洗的德国企业,因不满原合作方美国企业提供的“激光清洗设备”,找到了刘兴胜,希望他能提供更长寿命的产品。“这家美国企业是全球龙头企业,它的产品因温度循环,易出现热疲劳问题”,刘兴胜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获得了这家德企长期采购合同。
      近几年,炬光科技开发的“激光表面处理技术”,为工业领域金属器件的循环利用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刘兴胜说,在采矿冶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制造领域,管材、叶片等零部件损耗以后往往废弃,基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增材制造技术,可以使废弃零件“起死回生”、循环利用。
      可是,只懂技术创新,不懂经营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刘兴胜说,在他创业初期曾走了不少弯路。“有个芬兰客户找我们订货,提供了样品和指标,而且声称需求量很大。为此我们搁置其他项目,抽调30多名技术强将,3个月做出样品,6个月做出成品,但对方却以市场原因取消订单,让我们吃了哑巴亏。”类似的失败有六七次。面对卖不了的存货,刘兴胜意识到,高功率半导激光器作为元器件,开拓市场不仅要看客户需求,还要看“客户的客户需求”,还要强化与下游客户的紧密合作。2012年,正值炬光科技快速发展期,因为产品积压,账户资金只剩下10万元,100多员工的工资没办法发,原料采购冻结,生产最多能撑半个月。为了渡过难关,刘兴胜找遍亲戚朋友,最终凑了100多万元,总算渡过了难关。这次窘迫的经历,让头顶无数光环的刘兴胜清醒地意识到,企业管理与科技研发同样重要。
      在众多的荣誉面前,作为年轻的科学家,刘兴胜不仅要在科技上自主创新,还要兼修企业家的管理才能。
      从2007年在西安高新区创业至今,刘兴胜和他的炬光科技开发了12大系列百余款产品,形成了年产半导体激光器50万件的能力,申请专利260多项,其中,143项获得授权,包括4项美国发明专利和2项日本发明专利。炬光科技不仅成为国内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把中国产品逐步打入美国、欧洲、以色列和日韩等国家和地区。2014年,炬光科技实现上亿元的销售,海外市场约占一半。刘兴胜本人近几年多次受邀担任重要国际会议的委员会委员、共同主席和分会主席,曾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陕西省优秀留学人员”等荣誉。他还是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新领军者年会受邀参加的全球“青年科学家”等荣誉称号……
      今年,由炬光科技主持制定的《半导体激光器总规范》和《半导体激光器测试方法》是我国首次对半导体激光器行业制定的国家标准。
      当记者问到刘兴胜未来规划时,刘兴胜自信地说:“对于炬光科技的发展,我有信心,在3年之内跻身全球半导体激光器行业的前三强,让我们制造的半导体激光器从西安走向全球。
      文/图 本报记者周书养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