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胜:给激光器安上中国“心”(视频)

09.06.2015  12:11

      2015年6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刘兴胜:给激光器安上中国‘心’”,视频链接地址: http://tv.people.com.cn/n/2015/0603/c39805-27099966.html ,请点击观看。

      激光器是先进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设备,高功率激光器过去一直被少数几个国家垄断。要打破垄断,必须突破激光器最核心的“叠阵”技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研究员刘兴胜,就是这样的一位“破阵者”。
  最近,刘兴胜和他的团队正在对“无铟(yin)化”叠阵的新一代应用产品进行测试,新产品还没有上市,就已经收到了国内外2000多万元人民币的订单。
  叠阵,相当于激光器的“心脏”,直接决定着激光器的功率高低。2008年,刘兴胜放弃美国百万年薪的工作,回国创业。瞄准这个领域,刘兴胜和几个年轻人从叠阵的原材料——金属“”中寻找突破口。
  整整两年,上万次的实验终于换来技术上的突破。国际上第一次出现中国制造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与国外主流产品相比,不仅价格便宜,功率还提升了五倍。曾有国外的公司出高价要买下这项技术,但被刘兴胜拒绝了。
  怎样让激光器功率更高,也更稳定?刘兴胜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金锡合成材料代替金属“铟(yin)”,也就是“无铟化技术”。
  为了实现再一次的突破,刘兴胜带领团队从基础研究开始,反复实验,终于把相同功率下的产品稳定性提升了50%。2013年7月,他们的“无铟化技术”在海外展会一经亮相就轰动业界。
  目前,刘兴胜和他的团队已攻克了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9项核心技术,申请专利300多项。生产的12大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器产品,打破了激光器依赖进口的局面。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