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点亮生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子创客在路上

14.09.2015  17:3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于2013年成立大学生文化科技创意团队,作为全国高校首批大学生文化科技创意团队之一,团队结合陕西文化资源优势和学校电子信息学科优势,依托大学生科技协会,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优势资源,聚焦日常生活实际需求,将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培育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推动实现科技创新和文化育人。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机器人也能表演古老的皮影艺术。
“华夏留影——自主学习的皮影表演设备”由通信工程学院学生王浩然团队研发。团队的第二代皮影机器人因其思路独特,构思新颖,一举获得了当年Intel嵌入式专题邀请赛的最高奖。随后第二代皮影“华夏留影”得到进一步完善,获得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二等奖。作品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15年,学子们带着第三代皮影表演机器人参演了全国大学生五四文艺汇演。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手机APP也能玩中国传统剪纸  
           
——手机APP也能玩中国传统剪纸。 “妙趣剪纸”是该校大学生创意团队王琳等研发的一款简单有趣且中国味十足的剪纸应用。该作品创新地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的中国剪纸艺术,让体验和创作剪纸作品变得方便好玩。在妙趣剪纸的世界里,无需剪刀无需纸,只要几步就可以创作精美剪纸画。团队同时开发了全世界第一款剪纸相机,并添加剪纸教程APP,创意地实现互联网共享,使剪纸作品随时随地被分享众多社交媒体,目前已获得百万注册用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程序控制的机械手成了木偶艺人  
           
——程序控制的机械手成了木偶艺人。 提线木偶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大学生沈海明和他的创意团队结合自主设计的机械结构,用程序控制机械杆牵引悬线来模拟艺人对木偶的操作,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将木偶的动作与机械杆的角度映射,从而把提线木偶的表演精确转化为系统控制指令,采用触摸液晶屏进行人机交互,通过对提线木偶的动作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以实现不同题材提线木偶戏的表演。
科技改变生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慕声耳机创业团队
            ——3D打印定制耳机获得百万投资。
慕声耳机创业团队成立于2013年,长期专注扫描用户耳形,通过数据分析3D打印定制专属耳机,其舒适性、牢固性得到用户肯定,受到央视等媒体报道。2014年团队设立的公司共销售出100多副耳机,为包括零点乐队在内的等众多歌手、音乐人和耳机发烧友们提供了专业的高端定制产品,获数百万元投资,目前已与小米科技、博彦投资达成初步投资意向,并开发下一代针对大众市场的高品质耳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架投影仪巧妙搭建互动式舞台  
           
——一架投影仪巧妙搭建互动式舞台。 该校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孙其功和他的团队研发了一套能够追随用户动作并投射特效、面向大众舞蹈表演互动的投影系统。这一作品重新定义了舞台特效,能够通过传感器设备识别人体动作,为人体动作的起伏变换搭配恰如其分的“延伸效果”,用一个投影仪、一面投影墙就能够巧妙地为舞者增添舞台效果,使画面中人体、舞姿和背景效果交相呼应。该作品在2014年“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中国区比赛中获得中国区一等奖,同时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助眠台灯凸显人性化设计  
           
——智能助眠台灯凸显人性化设计。 研究生徐航的团队研发的“宝莲灯”多功能助眠台灯,实现了电子助眠、睡眠呵护及娱乐陪伴等功能,第二代的“宝莲灯”运用PWM技术驱动RGB灯实现颜色变化和亮度变化,利用传感器技术组合保障睡眠环境安全和已有电子技术,根据相关医学研究通过视听嗅觉帮助人们更快入睡。“宝莲灯”在创新比赛中获得了“创新杯”陕西大赛最佳创新项一等奖,由于十分人性化的智能设计,已经获得了天使投资,即将量产。
大学生创客“反哺”高校创业就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杨少毅与“蒜泥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在蒜泥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暑期社会实践
            该校电子工程学院学生杨少毅和他的团队对机器人与3D打印情有独钟。2008年,杨少毅的科技创新团队研发的“第一代机器人”获得该校“星火杯”科技竞赛特等奖。2011年,“第二代室内体感服务机器人”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随后,第三代“海陆空三栖飞行机器人”、第四代仿人型家庭服务机器人均获得“全国创新论坛”十佳作品奖等荣誉。2012年,杨少毅团队在学校、导师的帮助下创办了“蒜泥科技”公司,已获得天使投资2000万元。目前,“蒜泥科技”已研发了包括飞行、轮式、仿人等不同形态的六代机器人,为高校提供全套的教育机器人解决方案。2014年,杨少毅获得中央电视台《中国创业榜样》“未来之星”奖。2015年,在春季高校双选会上,“蒜泥科技”回到母校招聘,短短一天就收到428份简历。创客团队不仅实现了自身飞跃,还“反哺”大学生就业创业,向各高校大学生提供了创新实践和就业实习等机会。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