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35年的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体系研究专题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19.06.2019  16:32

  5月18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第30专题“面向2035年的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体系研究”专题第二次专家组会议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地方科技部门、科技企业的2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科技部成果与区域司、火炬中心、风险中心等相关单位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专题组组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冯华主持。
  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加快研究进度,交流调研体会,及时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指导下一步工作方向。
  会议期间,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常静副研究员对近期研究的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经验做了梳理;北京师范大学颜振军教授通过对比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不同,提出我国在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建议;北京大学科技园王国成副总经理就中外大学科技园的不同模式及未来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刘海波研究员就过去我国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重大标志性事件(政策文件)做了梳理,从以往规律中寻觅下一步发展方向;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刘佳薇总监通过时代背景和未来趋势的研究,倡导新一代数字经济和平台的重要性;吉林大学常务副书记蔡莉教授通过对创新与创业关系的研究,提出面向未来的思考和实现途径;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陈柏强副主任以北理工为案例,总结了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经验做法。成果与区域司、火炬中心、风险中心相关同志与专家组进行了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研究过程中的难题、痛点问题。
  目前,第30专题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多次调研和资料收集,特别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的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政策导向开展梳理和分析,并结合国际科技发展新形势,研判对我国相关领域改革发展的借鉴作用。目前,专题组正在凝练一批新观点、新判断和新政策点,适时提出政策建议。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