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制度 推动绿色发展

03.12.2014  11:25

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重在行动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合会副主席 解振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资源禀赋并不富裕,生态环境脆弱,加上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代价。此外,中国与世界各国一样,也面临着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影响了现代化的进程。要实现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这不仅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顺应国际发展的潮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为破解资源环境的约束,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下面我向各位介绍一下在这些方面我们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准备做什么。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围绕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通过各个五年规划来确定相应的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在五年规划当中,把这些目标都作为约束性指标,并且把这些指标分别落实到各级政府和重点企业,建立责任制,形成转变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从今年开始,国务院又要求采取控制能源消费增量和能耗强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2013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0.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了17%。2006年~2013年,关停了小火电机组9482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钢产能1.17万吨,炼铁产能1.65亿吨,水泥产能8.57万吨,化解了过剩产能。

  三是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我们加强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实施重点领域、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推广节能产品。1991~2013年,中国以年均6%的能源增速支撑了GDP年均10.2%的增长,这个比例逐年在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59%。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清洁能源。2013年煤炭消费占消费比重比2009年下降59%,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005年的3.5倍。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容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两倍、60倍和280倍。截止到2013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28.5%,相当于少排放碳25亿吨。

  四是改变从摇篮到坟墓的传统资源利用模式,建立从摇篮到摇篮的新的资源模式。制定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出台了战略及行动计划,从省、市、园区、企业各层面推进工作发展,在企业推行清洁能源,发展循环工业。在35个园区开展了循环化改造。在45个城市建立了城市矿产和示范基地,在83个城市推行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了资源产出率。

  五是强化污染治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去年年底污水、垃圾处理已经提前完成了“十二五”的目标,今年还要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力度。燃煤电厂脱硫率已经达到了90%,脱硝已经达到了68%,效果明显。

  六是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示范。以试点示范推动制度创新,是中国改革开放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探索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模式、新办法,开展了多层面、全方位的试点示范,选择了57个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环境禀赋、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体制、新机制。在6个省和36个城市开展了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节能,探索节能减排的新路子。

  今年11月12日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共同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一起确定了各自2020年后的目标。中国提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且努力争取早一点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要达到20%的目标,这体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信心。未来我们会从4个方面着手,加快推进节能减排。

  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对已经明确的各项目标加强监督,确保按期完成。对新提出的目标要提出路线图,建立完善机制,要把碳排放、生态效应等目标纳入生态体系,强化指标约束。探索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制、问责制和终身追责制。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管理制度,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的上限、环境保护的底线、生态保护的底线,建立碳排放制度,积极实施功能区建设,加大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场区的利用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监制,总结各种试点、示范的成功经验,在全社会加大推广力度。要加大经验总结力度,“十三五”期间很多试点开始实施。

  三是完善政策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和落实好差别电价制度以及脱硫脱硝等电价政策。加快资源环境税费改革,推动资源税改革,全面推行增值税改革,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相关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提高使用效率。抓紧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积极推动水权、节能量建设。

  四是倡导绿色消费,继续深入开展全民节约行动。中宣部和发改委联合了20多个部门在全国开展了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倡导集约适度、绿化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运用价格、税收、标准、标识等手段,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动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推动中国向生态文明方向迈进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国合会副主席 施泰纳

  听着中国同事们的发言,我有两点感受:一方面,中国正在经历着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国对改善环境质量有着周密的计划,这个计划是非常现实的。比其他很多国家的计划都要现实、系统和具体。

  现在,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时刻,这是转型发展的时刻。因此,今后一段时间,直接关系到2015年后发展日程的制定、未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调、巴黎气候会议将达成的共识,以及如何在全世界引导气候变化、能源效率以及可再生能源等问题。毋庸置疑,中国正处于重要的过渡阶段,正在发生很多变化,那么中国的变化是不是具有真正的转型意义?

  有人说,自然没有足够的环境资源供应人类生活。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我们进入了使用化石燃料的峰值阶段,现在很多传统的能源公司也非常关注碳价格、碳足迹。而几年前再生能源只在总能源里占很小的部分。2013年有50%的基础设施所用的电力来自于再生能源。鉴于此,任何当初对再生能源持怀疑态度的人都应重新思考一下以前的看法和假设。

  那么用这样的视角看待中国,有时候目标和现实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看到一个国家正在重新定义它的发展途径,而且审视其使用技术。这些审视不仅包括相关政策对地方政府起的作用,还包括对企业的作用。

  当前,中国非常重视依法治国。今年7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已经设立了首个环境资源审判庭。可见,中国的环境保护不仅停留在理论上,更体现在立法、决策和实践等方面。

  当然在环境司法方面,中国还面临很多挑战。国合会要深入了解此类决策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影响,尤其给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带来了哪些机会。

  作为国合会中的一员,我们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因为在“十三五”进程中,绿色发展、生态建设都将成为中国发展的重点。我想我们的工作应该回答以下问题。首先,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平衡方面,能否找到一个良好的出发点,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我们能否将意见反映到中国政府的计划和目标中?

  其次,我们看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基本定位,一方面反映在中国的责任和行政能力上,中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另一方面,中国要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这一决策是国内驱动的。要用这样的视角来审视中国政府决策对世界的意义。例如,碳排放方面要达到峰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国内的能源政策。同时,国内的能源政策对再生能源也有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这种政策影响,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的价值不可能达到140亿美元。普通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今年国合会在污染治理、依法治国和融资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这都反映了绿化发展战略。我们要适应环境,不仅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而且要推动中国向生态文明方向前进。我们有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经验,在中国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发挥国合会的作用。国合会对中国、对世界都是巨大的资产,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国合会工作进展及计划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合会秘书长 李干杰

  2014年是第五届国合会的第三年。在主席团的有力领导和国内外合作伙伴的支持协作下,国合会以“绿色发展的管理制度创新”为主题,在政策研究、政策建议的示范推广和扩大国合会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实现了预期目标。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如下:

  在年度主题框架下,按计划完成了两个课题和4个专题政策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本次年会给中国政府的政策建议。有关情况肯特执行副主席将作详细介绍。

  积极扩大国合会国内外影响,分享国合会经验与成果,推动相关政策建议落地生根。主要工作包括:

  一是结合APEC绿色发展高层圆桌会,以“投资、贸易、消费的绿色转型与制度创新”为主题,召开国合会2014年圆桌会议,同地方政府部门决策者以及亚太国家和地区代表分享了国合会相关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

  二是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举办国合会“生态文明与绿色转型的制度创新”主题边会,与合作伙伴联合召开“中非合作—构建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研讨会”等,通过各种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国合会与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共享,进一步强化了国合会作为中外双向共享平台的独特作用。

  三是国合会在上海和天津开展的绿色供应链政策示范,为两市绿色生产、绿色供应、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链条的形成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政策、制度、标准和措施;同时,国合会媒体与公众参与示范项目,推动了《河北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条例》的制定;此外,国合会今年还启动了可持续消费政策示范项目,将在可持续消费制度建设、评价体系以及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2014年,中国环境与发展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国合会许多政策建议得到重视和采纳。

  例如,2013年国合会建议:尽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考核奖惩机制,包括逐步建立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保护效益纳入国民经济评价体系的方法,并将生态文明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评价考核体系。2014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办法》,把相关指标完成情况纳入了各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另外,国合会在2013年政策建议中提出加快修订《环境保护法》,并建立和修改相配套的专项法律,对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以及下一步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国合会绿色供应链政策研究及其示范项目为基础而提出的关于建立APEC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及示范中心的倡议,被写入了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

  2015年,是中国迈向“十三五”的关键一年。在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进绿色转型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国合会的重要使命。

  经主席团会议审议批准,准备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

  (1)围绕“绿色转型的国家治理能力”年度主题开展政策研究,并向中国政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促进国合会政策研究成果的分享与传播,推动国合会政策建议的采纳与落实,提升国合会国内外影响力;

  (3)启动第六届国合会筹备工作,谋划国合会的长远发展。

  根据上述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国合会2015年年会拟定于11月9日~11日在北京召开。详细的工作计划将在年会后发送。

 

(责任编辑:李国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