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司法干预侵蚀公平正义

05.02.2016  12:04

  日前,中央政法委公开通报了7起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典型案件。这是继去年“两个规定”颁布以来,中央政法委第二次公开通报此类案件。点名道姓的通报,不留情面的问责,既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亮起了“警示灯”,也彰显了我们维护司法公正的坚定决心。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义。如果把社会公平正义比作一座大厦,那么司法公正就是这座大厦的地基。所谓司法公正,说到底,就是要让受到侵害的权利得到保护和救济,让违法犯罪活动得到制裁和惩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也是一个法治国家应有的价值追求。

  然而,反观现实,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的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有的领导干部因为个人利益,通过打招呼、批条子、递材料等方式,插手干预个案;有的司法人员搞“官府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那一套,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还有的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让执法机关作出违反法定职责之事。从中央政法委通报的这7件典型案件来看,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干预司法,司法机关人员违规过问案件的行为,是导致司法不公的一个顽瘴痼疾,必须革除。

  哲学家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如果说犯罪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那么不公正的审判则是破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司法审判本该具有赏善罚恶、定分止争的功能,但倘若人民群众即使诉诸于司法程序,却因领导干部的干预、司法机关内部人员的过问,导致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司法岂会有公信力?老百姓又怎么会信任司法?法治信仰如何形成?

  一台电脑,没有“防火墙”,缺少“杀毒软件”,最终会导致病毒肆虐、攻击不断。对于司法而言,同样如此。由此可以理解,为何在去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中央政法委同时印发《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会得到群众的纷纷点赞。原因就在于,构筑起抵御干扰司法公正的“防火墙”,装上针对违规过问案件的“杀毒软件”,才能保证司法程序运转流畅、司法公正得到彰显。其实,公平正义,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就生长在法庭的每一次判决、法槌的每一次响起之上。在这个意义上,保持对违反“两个规定”行为“零容忍”态度,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司法公正的堤坝才能越筑越牢,公平正义的大道才能越走越宽。(林亦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