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全面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严防危险性病虫草害入侵

22.12.2014  13:35

植物检疫是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农林业的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的措施。植物检疫是一项传统的植物保护措施,但又不同于其他的病虫防治措施。其特点是从宏观整体上预防一切(尤其是本区域范围内没有的)有害生物的传入、定植与扩展,它具有法律强制性。2014年以来,为大力营造植物检疫舆论氛围,强化执法监督,严格检疫执法,严防危险性病虫草害安全,确保我县农业生产安全。柞水县农技中心从五个方面全面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一、加强检疫执法队伍建设。我县2012年农技推广机构整合后,原有的植物检疫员由于工作单位与岗位发生了变化,有的不再从事植保工作,有的已经相继退休。针对这一状况,中心积极向市植保部门申报检疫员,并对植保植检股现有的技术骨干进行整合培训,通过近一年的努力,经过省市植保植检部门审批,我县新充实专职植物检疫员4名,重新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的植物检疫执法队伍。

二、建立植物检疫网络化管理工作平台。该平台是农业植物检疫机构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包括植物检疫员管理系统、国外引种检疫审批管理系统、植物检疫证书管理系统、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管理系统、检疫专项等主要模块。其目的是规范植物检疫行为,杜绝检疫行政执法中的程序错误,约束当事人按规定缴纳植物检疫费,实现全国植物检疫工作的办公规范化、信息数字化、管理网络化,把我国植物检疫的技术和管理推向新的高度,增强我国对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预警能力,给国际农业有害生物管理提供借鉴。2014年,按照省、市植保植检站的要求,我县全面开通了《农业植物检疫网络化管理工作平台》,实现了全国植物检疫系统联网管理,这对提高柞水植物检疫水平,加强植物检疫行政执法适时监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开展了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我们按照省站安排,9月份集中20天时间开展了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及检疫知识的宣传培训,在县城及重点集镇设置宣传点,宣讲法律法规、解答群众疑问、散发宣传材料,组织全县种子苗木经营单位、种薯繁殖单位和农鼠药经营门店负责人、各镇农牧综合服务站站长等89人参加了中心举办的病虫害防治、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培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营造了检疫执法舆论氛围。

四、定期开展植物检疫对象普查。在今年5月、7月和8月份,中心组织植物检疫员队伍,在全县集中开展了植物检疫对象普查工作,重点调查了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小麦全蚀病、黄瓜黑星病和菜豆象等危险性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五、强化了检疫执法检查。对全县48个种子销售门店及大型超市进行了检疫执法检查,规范了种子苗木经营单位经营行为和守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