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规划师助力,自建房排险有谱——解放门街道创新排除自建房风险

27.05.2022  20:25

  “这个房子砖柱结构完整,四个角都有,地面也没有出现下沉,问题应该不大……

  

  “在这个位置,咱们采用一个拱券设计,作为墙体和公共空间的加固排险结构比较合适,给这个西墙撑一下,防止倾斜过来……

  “对,方钢得用90以上的,强度才够。地面以下,把地砖打开,用钢筋做一个水泥浇筑结构,让拱券和地基成为一体……”这是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社区规划师杨光炤老师,在坤中巷一处居民自建房加固现场进行专业指导。

  坤中巷街区位于新城区解放门街道,是一处形成于上世纪30-40年代的棚户区,紧邻火车站南广场,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在近期开展的居民自建房风险排查整治工作中,针对坤中巷街区公共空间匮乏、建筑陈旧,特别是部分房屋结构年久失修、风险累积,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问题,解放门街道在全面排查、逐一分析、评估风险等级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专业力量—社区规划师的作用,针对一些居民自建房出现的风险隐患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和排险加固方案设计,同时吸纳爱心企业和人士的力量进行公益援建。

  

  

  “以前遇到类似问题,街道这个层面咋样干都觉得不保险,现在有了杨老师的专业意见,在面对这些‘专业活’的时候,心里感觉有底儿了,不是瞎干”。据悉,解放门街道与建科大、西安交大、西安欧亚学院等院校搭建“城市研究站”,尝试开展“社区规划师”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等街校合作项目,吸引大学专业力量参与和指导街区有机更新、微更新已经有3年时间了,取得了一系列有益的成果与经验,大学师生也已成为街道社区开展社会治理创新非常值得信赖和倚重的力量。

  “解放门街道给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和舞台,让我能够有机会参与街道、社区最一线的社会管理服务实践,有机会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一种公益服务,也能够有机会面对面地听取老百姓的需求实际,以改进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真的很幸运。也希望坤中巷这个区域在未来能够通过更合理的方式改造更新,重焕活力,让老百姓和街道社区共同受益”建筑科技大学的杨老师说道。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动效长图 | 陕西共产党员“画像”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