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强盗劫诗不劫财 得诗后恭敬道别而去

28.10.2015  17:03

  唐朝是一个诗的黄金时代,不要说文人墨客、帝王将相、贩夫走卒、牧童船夫有此好,就连江洋大盗也附庸风雅,喜欢来一两句。

  据《云溪友议》和《唐诗纪事》记载,唐朝的太学博士李涉前往九江,看望在江州当刺史的弟弟。结果在水上碰到那个时代的“浪里白条”,一伙强人围住李涉所乘船只,要打劫。带头大哥问船上何人,李涉答:当今太学博士李涉。大盗们一听,高兴起来,不是因为太学博士有财,而是因为太学博士有才。带头大哥说:今天我们不劫财,要劫个诗,你作首诗给我们听听,“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李涉二话不说,题上一首:“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于今半是君”。

  江洋大盗们得诗,大为欢喜,恭恭敬敬道别而去。由此可见,写诗和赏诗已是当时社会上不可或缺的一项文化娱乐。但这个是不是唐朝文人与大盗们的一次炒作呢?管他呢,只要能谈到诗,总归是美好的。   文/刘黎平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