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教体局多举措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活力

17.05.2015  13:09
            勉县教体局以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核心,以建设良好师德师风为重点,机制上出新招、管理上规范化,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创新师资队伍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全面理顺借调、调动教师的人员关系,确保岗随人走,坚决杜绝人走关系留和私下借调现象的发生。按照《勉县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鼓励老教师与青年教师间、城区学校与山区学校教师间结对子互学互帮,大力推进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通过支教、城区教师选调、对口支援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教师校长交流轮岗范围和比例,实现校际之间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形成良性帮扶机制,促进教育向均衡发展方向迈进。落实山区教师补助政策,稳定山区师资队伍,促进县域教师均衡配置。             ——建立教师激励制度。 继续开展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和山区模范教师表彰活动,坚持评优树模、绩效工资分配和后备干部培养向优秀教师倾斜,不断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继续深入推进全员全科赛教、青蓝工程等为载体的“勉县名师”塑造工程,大力开展全员全学科赛教、说课、听课、评课、微格教学、同课异构、观摩教学等校本研修活动,建立了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档案,完善研修考核制度,并纳入个人绩效考核,促进了教师参与教科研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2014年县级校本研修结题120个,市级课题立项73个,评选县级教学能手31人,市级17人,省级4人。             ——务实开展培训交流。 继续开展好继续教育和师资培训工作,积极选派教师和校长参加中、省、市各类培训活动,确保参训率达到100%,每位教师每五年参训不少于360学时。逐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督促各学校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不得低于公用经费的5%。评选表彰了5名山区模范教师和125名优秀教师,青羊驿镇板庙小学教师唐自银获全国模范教师,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逐步形成。             ——完善教师补充机制。 积极主动与省、市、县沟通联系,充分利用好招教、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安置等一切条件和机会,继续加大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幼儿教师的招聘力度,2014年争取并新招录教师140多名,初步缓解了偏远学校师资紧缺的难题。通过转岗培训、支教等措施,逐步解决县域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部分镇、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的矛盾。根据生源变化和学校撤并情况调整了全县中小学教师编制,解决了城乡编制倒挂、城区学校缺编问题。开展了在编不在岗人员和“吃空饷”问题专项治理活动。             ——细化人事制度改革。 大力推进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奖惩制等一系列制度,在核定各校人员编制、确保满足教学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对学校富余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内部转岗、培训待岗等措施,充分盘活人力资源。实行校长任期制和交流制度,明确校长每届任期四年,在同一学校同一职位任职满两届,必须交流。建立校长后备干部队伍,完善校长履职研判办法,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为必有位”的用人理念,建立民主推荐和竞争上岗并用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激活学校领导班子的活力与潜力。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师德教育常态化和案例化,落实师德建设定期督导评估制度,将师德师风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作为教师聘用、奖惩和职称晋升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各学校要大力弘扬“热爱教育、忠于教育、坚守教育”的精神信念,加强优秀教师宣传,树立先进典型,开展好师德教育,激励和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担负起为人师表的责任,尽到教书育人的任务,履行好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神圣使命。(文/赵彦军 李科宏)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