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法院:法治风拂定军香

19.01.2015  16:0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位于勉县城南的定军山,因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此推演八卦阵,老将黄忠刀劈夏侯渊而闻名天下。

        随着党的十八大将依法治国作为发展纲领,改革和法治的清风轻拂过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三国圣地。

        勉县法院沐浴着法治的春风,2014年,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转作风强队伍;以审判信息化司法公开化为举措,精审判促公正;以基层一线阵地建设为重点,抓基础强根基;以法院文化为纽带,扬正气聚力量。谱写着改革和发展的新篇章。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法官接地气

        “这个问题,你考虑这样处理是不是比较公平合理......”8月18日上午,勉县法院第一调解室,一位身材魁梧,语言亲切的中年法官正在调解一起普通的离婚纠纷。经过法官耐心细致的疏导、说服,原被告达成协议,案件当庭调解结案。处理此案的法官就是勉县法院院长何玉宁。

        这只是院领导深入一线,带头开展办案的一个缩影。

        勉县法院党组以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办案和坚持每周二当面接待人民群众,深接地气,找准根源为突破点,努力破解群众对法院工作反映较多的“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问题。

        2014年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参与办案,共审结各类案件21件,其中院长何玉宁结案3件。

        通过深入一线办案,开展调查研究,一些列为民措施出台: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办案常态化;开展电话预约立案,假日立案,解决立案难;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举行执行案款集中兑付大会,兑付执行案款87.36万元;设立法官结案排行榜,激励法官提高审判效率效果.........

        院领导带头接地气,带来的是司法作风的大转变。

        内蒙古当事人刘丽因一起交通事故需要立案,赶到法院时恰逢星期日。立案庭启动假日立案机制,当天为其办理了立案手续。

        农民工孙鹏因受雇包工头,在西成客专施工时受伤。阜川法庭干警牺牲休息时间,深入现场连续调解,促使包工头现场履行赔偿款4.3万元。

        武侯村四位村民申请执行西安某公司拖欠运输款货款一案,执行庭干警奔赴西安,两天时间查遍西安市9家商业银行,最终查到了被执行人在一偏远郊区开户的银行账户,进行了冻结扣划,为四位村民追回货款13.3万元。

        为给24为农民工讨回拖欠的16.5万元工资,高潮法庭干警在冒着大雨,踩着泥泞湿滑的道路,深入施工现场,调查了解案情,最终确定了赔偿责任人,为农民工讨回了公道。

        2014年9月中旬,连绵的秋雨让成熟的水稻无法收割晾晒。终于迎来短暂的晴好天气,但收割集中,晾晒场地少让群众犯难。勉县法院各法庭主动打开大门,腾出场地,积极帮助群众收割晾晒。

                                                                                          司法公开全面深化      百姓更明白

        2014年6月,家住勉县沔阳镇的李先生因别人拖欠其货款,来到勉县法院立案。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拿到受理案件通知书等立案手续之外,法官还给他了一份《司法公开告知书》。

        《公开告知书》中有一组查询码和密码。法官告诉他,凭告知书中的查询码和密码,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登陆《陕西法院诉讼服务网》,就可以查询了解自己案件的承办法官、联系方式以及案件的审理进度等信息。还可以上网观看庭审视频直播,查询生效的裁判文书。

        李先生感慨地说“以前了解案件进程,需要经常到法院询问。现在足不出户,一切都知道,老百姓打官司更明白了!

        陕西渭南一运输公司的陈老板,因公司货车在勉县肇事,被起诉至勉县法院。开庭当日,因故无法亲自出庭。此时公司委托的律师电话告诉他,勉县法院将对此案通过微博开展庭审直播。陈老板打开智能手机,关注勉县法院官方微博,很快所有的庭审情况自己全部掌握。庭审结束后,陈老板结合庭审情况,指示律师,很快对该案处理达成调解协议。

        2014年,勉县法院深化审判执行信息化工作,依托网上办案系统和信息化手段,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工作。所有案件实现网上办理,网上公开。共发出《司法公开告知书》3066份,利用官方微博和《陕西法院诉讼服务网》开展庭审微博直播8次,开展视频直播23次,在网上公开生效裁判文书1248份。全方位的司法公开,不仅让老百姓感到官司无论输赢,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2014年被推荐为“全省司法公开示范法院”。

                                                                                      法庭建设争创一流      强基更固本

        法庭不仅是法官查明案情,明辨是非的工作场所,还是百姓认识法律,崇信法治的神圣殿堂,基层人民法庭更是服务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锤炼优秀干警的一线重要阵地。

        勉县法院把法庭规范化建设作为人民法院长远发展的基础工程狠抓不放。

        硬件装备上,按照最高法院和国家住建部《人民法庭建设规范标准》,全面完成5个基层法庭的重建;法庭标识规范统一,清楚明了,方便群众诉讼;法庭与院机关办案专网相连,配发打印机、传真机、扫面仪、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实现信息化全覆盖。

        软件管理上,落实法庭诉讼接待、安保值班、巡回审理、诉前调解等规章制度。注重从一线优秀干警中选拨人才,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让干警在基层安心工作,在一线建功立业。

                                                                                      法院文化朝气蓬勃      凝聚正能量

        “加油!加油!.........”伴随着欢快的呐喊声,几名运动员骑着自行车在赛道上扭扭捏捏,进行慢骑比赛。这是9月的一个周末,勉县法院职工运动会正在火热进行。

        送达、调查、调解、开庭,法官除了要承担繁重的办案任务,每天都要面对无休止的矛盾漩涡,有时还不被当事人理解,精神压力更大。

        培养“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塑造“维护公平正义,我骄傲”的职业自豪感,激发“团结拼搏,不畏困难”的工作激情,凝聚“协作奋进,永争第一”的正能量,需要打造具有深刻内涵的法院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春节前夕,利用业余时间干警自编自演,举办“迎新春,颂天平”文艺晚会;“五四”青年节,举行“青春在法庭跃动”青年干警演讲比赛;七一建党节,举行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活动;组织新任命法官举行初任法官宣誓仪式;连续三个月,利用每周周末时间,举行职工运动会,开展羽毛球、兵乓球、钓鱼比赛,自行车慢骑,户外越野等缓解工作压力,增强交流协作的项目。

        丰富多彩的法院文化活动,舒缓了干警工作压力,激发起奉献争优的工作激情。大家每天关注最多的就是审判质效排行榜,你争我赶,结案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2014年结案数量和质效分别比2013年提高6.99%和7.12%。

        巍巍定军山,滔滔汉江水。2014年,勉县法院迎着十八大的春风一路走来,播撒着辛劳的种子,也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2014年9月,被陕西省高级法院荣记集体一等功,被推荐为“全国优秀法院”候选单位;被省法院表彰为全省人民法庭建设先进集体、全省法院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调研工作先进集体。

        2015年,伴随着依法治国和司法改革的前进步伐,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优秀团队,一定会续写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