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区聚力“五个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

13.06.2015  12:15
            2010年,金台区建成省级教育强区。5年来,金台区委、区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突出“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            展义务教育,优质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多样发展社区教育,不断丰富教育强区内涵,努力提升教育品质,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强化保障  聚力优先发展

            近年来,该区委、区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建设绿色、现代、平安、幸福新金台,打造西部一流经济强区的重要支撑,将教育发展列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内容,提出“2014年建成省级‘双高双普’区、2015年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2016年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分解任务,夯实措施,强力落实;区人大、区政协关注教育、支持教育,定期组织代表、委员检查教育工作,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保驾护航;区级四大班子领导经常深入校(园)调研指导工作,现场解决教育发展难题;各镇街及区级各部门齐抓共管,自觉履职,助力教育。“营造一流教育发展环境,创设一流办学条件,打造一流师资队伍,铸就一流教育质量”在全区上下成为共识与共为。三年来,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教育工作25次,为教育发展解难题、办实事36件;区人大、区政协检查教育工作8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教育类建议提案55件,党政重教、社会支教、教师乐教蔚然成风,教育发展乘风破浪。2011年,该区被教育部授予“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称号;2012年,该区社区教育成果在教育部职成司组织的全国评比中获一等奖,教育信息化建设“视频互动教学及网络研修系统”应用工作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表彰为全国先进单位;2013年,被全国全民终身学习周工作小组及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表彰为全民终身学习周优秀组织单位,参加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被教育部办公厅评为优秀组织单位;2014年,被省政府授予“双高双普区”称号,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先进县区。与此同时,该区的教育督导、教育科研、教育宣传等工作多次受到陕西省教育厅表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成省级标准化督导室(中心)。目前,全区建成省级示范高中1所,省级标准化高中3所,省级重点职业中专1所,省级示范职业中专2所,省级示范幼儿园3所,省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5所,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4所,省级文明校园8所,省级平安校园10所,省级教育强镇3个。
加大投入  聚力均衡发展

            该区按照“布局合理化、设施标准化、配备信息化、整体现代化”的建设目标,紧抓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旧城城中村改造等机遇,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布局,改善办学条件。近三年,全区教育项目投入达到3.44亿元。其中,投入2.54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8所(在建3所),全区新增校舍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新增托位1100个,新增学位4000个,有效地扩大了教育容量;投入3123万元,为24所学校实施了运动场改造工程,硬化、铺设人工草坪及塑胶操场11万平方米,全区城乡学校全部消除土操场;投入846万元,为19所学校实施了生活设施改造工程,为16所校(园)开通了食品安全电子化监管平台;投入300万元,为38所学校实施了校园饮水工程;投入943万元,为60所学校实施了校园绿化提升及文化建设工程,建成市级“绿色校园示范校”10所;投入1000万元,为中小学添置图书16.5万册、添置课桌凳1.3万套、改扩建部室187个,全区中小学内设配置全部达到省颁标准;投入2796万元,高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为34所学校安装电子白板680套,为17所学校建成校园电视台,为中小学添置电脑2111台,建成数字化校园5所,全区中小学基本实现“班班通”。  
统筹兼顾  聚力协调发展      
            ——普惠发展学前教育。 该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近三年,全区幼儿园由27所增加到48所,公办幼儿园由5所增加到14所,新增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全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100%,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2012年以来,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为契机,全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迈出新步伐。坚持“宏观调控”和“政策兜底”,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免试就近入学;通过“监控校额、班额”“制止无序流动”“学区动态调整”等举措,城区热点学校“择校”现象及“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改善;重视体卫艺教育,坚持每年开展校园科技节、艺术节活动,在全区推广体艺“2+1”项目,定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体音美学科测试。该区校园足球在全国校园足球联赛宝鸡赛区比赛中连续三年夺冠并进军全国赛场,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省“春芽杯”中小学生艺术比赛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优秀组织单位,体音美教学评价改革经验被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向全省推广,“优质”“特色”成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主旋律。             ——优质发展高中教育。 2013年,该区提出以金台高级中学创建省级示范高中、东风路高级中学整体新建和卧龙寺中学体音美特色发展为着力点,力促全区普通高中优质、多样、特色发展。2015年2月初,东风路高级中学整体新建项目通过沙特政府贷款项目评估;5月中旬,金台高级中学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工作顺利通过省教育厅正式验收;卧龙寺中学体音美特长班连续两年成功招生。             ——特色发展职业教育。 该区坚持“一校一品”,特色发展职业教育,亚太职专的“护理”、中北职专的“铁乘”、振华职专的“焊接”、职教中心的“音乐”等专业成为该区职业教育的精品品牌。2013年,区上将新华职业中专并入金台职教中心,使职教中心统领全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多样发展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在金台区建设学习型社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习成为百姓生活新风尚。近三年,建成4所农村标准化成人技术学校和7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建成“社区学校”“人口学校”“市民培训学校”“家长学校”等52个,青少年课外兴趣小组558个,志愿者服务组织552个,社区教育呈现出多头并进、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形成了具有金台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
改革创新  聚力优质发展
            ——创新德育载体,坚持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该区按照十八大对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迅速启动德育改革,确立“让生命充满爱”金台德育主题。2014年以来,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市局“德润宝鸡·书香陈仓”德育行动,全区各校(园)以“十爱”教育为核心,扎实开展了中国梦教育、读书励志、感恩周、志愿服务等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形成德育工作创新推进的生动局面。该区德育工作受到省上及省教育厅领导关注,《三秦都市报》《宝鸡日报》等媒体多次进行报道。             ——创新教育管理,做大优质资源。 该区瞄准优质教育资源扩容增量目标不松劲。2013年,出台了《“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实施方案》,按照“相对就近、强弱兼顾、分层搭配”的原则,在全区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层次设立12个大学区,由区域名优学校担任学区长,依托名优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孵化带动学区学校共同发展。大学区以组织方便、操作灵活、参与面广、资源共享程度高等优势在城乡薄弱学校质量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教育信息化一起,成为该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两大利器”。             ——创新发展方式,促进整体提升。 2012年,针对初中教育短板,区上出台了做大、做精、做强初中教育系列举措,通过政策驱动、项目带动、辐射滚动,经过三年多努力,全区初中学校争先进位意识被全面激活,初中学校管理水平及教学质量实现大幅提升。2013年,针对普通高中数量多、发展参差不齐等问题,区上制订了以“整合、理顺、提升”为主要内容的高中发展新思路,引导普通高中探索“优质”“多样”“特色”发展新路子,推进顺利,成效初显。             ——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012年起,该区把“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抓手,在全区全员、全学段、全学科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行政推动、项目带动、研训驱动等措施,全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多点开花,建成市级高效课堂星级校12所,涌现出一大批课改名师、名校长,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质量。近年来,全区初中升学率保持在95%以上,高考二本及以上上线人数及比率逐年增加,位列全市前列。             ——创新教育科研,催生教育活力。 把校本研修作为教育科研和教师专业成长主阵地,研究教学、会诊课堂、提升质量。近三年,全区立项课题1256项;全区教师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教学成果1165篇(项),471位教师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14位教师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2014年,该区被省教育厅表彰为全省校本研修工作先进县区。             ——创新评价模式,促进内涵提升。 2011年以来,教育系统聚焦内涵发展,先后开展“内涵发展突破年”“内涵发展提升年”系列活动,聚焦内涵,提升品质。2013年,在全区中小学启动内涵发展星级校创建工作,把内涵发展水平星级认定作为改革学校评价手段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区18所学校被认定为内涵发展二星级学校。             ——创新队伍管理,筑牢发展根基。 坚持师德提升与师能培养并重,通过师德专题教育、签订师德承诺书、划定师德红线、纪律处理等举措,教师的从教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连续三年由区委、区政府在教师节对300余名优秀教师进行集中表彰,树立一批师德楷模;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三年,9500余名教师在各类培训中得到提升,培养出省、市级教学能手110名、区级教学能手334名,骨干教师体系不断壮大;着力优化教师结构,近三年为全区招聘免费师范生45名,招考教师125名,招考校医15名,引进省市级教学能手42名,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以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带动农村及城区薄弱学校均衡发展,近三年参加市级交流29人,组织区内交流357人,46所学校、12所幼儿园结成城乡帮扶对子。
着力公平 聚力科学发展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该区建立了从学前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无缝隙、全覆盖、常态化学生资助体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实现随班就读,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全面关爱。近三年,教育资助惠及学生36万人次,发放资助金1.6亿元;义务教育学校“蛋奶工程”和“营养餐改善计划”总投入 1626.42 万元,受益学生61710人次。全区义务段接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随班就读2.6万人次;为全区2000余名留守儿童建立了关爱档案。
            ——积极优化教育环境。 始终坚持把创设安全、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教育环境综合治理,下大力气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取得了良好成效。近三年,下发转发学校安全工作文件58份,组织校园安全大检查24次,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或以案说法活动100余次,举行应急疏散演练424次,有效地保障了校园安稳。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区委、区政府将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足的财力、更多的精力发展教育事业,在教育发展理念上再创新,在教育综合改革上再深化,在教育均衡发展上再给力,在教育管理上再规范,在教育质量上再提升,努力促进全区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力争在全市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建设绿色、现代、平安、幸福新金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文/任炜)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