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中国医药报》:打造坚强的一线监管队伍

01.12.2015  16:49

打造坚强的一线监管队伍

——宝鸡市局强化基层监管能力建设侧记

 

   日前,陕西省宝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拨出专门经费,向全市121个镇(街)食品药品监管所和乡镇(街办)分管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各赠阅了一份《中国医药报》,为基层一线监管人员送上了一份厚重的“精神食粮”。宝鸡市局局长韩满奎表示:“基层一线人员是搞好食品药品监管的主要力量。市局为他们赠阅《中国医药报》,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食品药品国家监管政策法规,学习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提高工作能力,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责。

  在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中,宝鸡市认真贯彻落实有关要求,在全市成立了121个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11个县级检测中心,在1729个村、164个社区配备协管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针对基层监管机构新、人员新等实际情况,宝鸡市着眼有效履行监管职责,重心下移,全力打造过硬的一线执法队伍。

   加大投入    让基层有“武器

  初冬季节,眉县汤峪镇食品药品监管所的执法人员和往常一样,走上街头执法检查。针对在检查中发现一家餐馆存在的问题,执法人员利用便携式打印机现场打印出执法文书。这得益于宝鸡市为基层执法人员统一配备执法装备计划。

  “执法装备是基层监管人员开展工作的‘武器’,一定要为他们配齐配强。”这是宝鸡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共识。为此,宝鸡市从落实121个镇(街)监管所办公场地入手,按照省上确定的基层每个监管所“十个一(一处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一台执法车辆、一套快检设备、一部投诉电话、一台传真复印机、一台打印机、一台摄像机、一部照相机、每人一台电脑、一套办公桌椅)”的标准,全部配备到位。今年,市财政投入309万元,按照镇(街)每所一套、县区局每科室一套的标准,为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配备了252套移动执法设备。每套执法系统包含平板电脑、移动执法软件、便携式打印机、执法记录仪各一套,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监管的信息化水平。目前全市基层乡镇(街办)做到了有监管机构、有明确职责、有工作制度、有办公场所、有监管人员的“五有”要求。目前全市已有42个镇(街)食品药品监管所通过省级验收达标。

   加强培训    让一线会执法

  “在日常餐饮企业检查中,我们首先要注意检查企业相关资质证照、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台上,宝鸡市局餐饮监管科长张永鸿结合自己的执法体会,向扶风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基层监管人员传授经验;台下,来自全县乡镇监管所的同志听得如饥似渴、聚精会神。这是宝鸡市局组织开展“食药大讲坛走基层促能力执法培训活动”的一个情景。

  为了缩短基层监管所人员的磨合期和适应期,切实提高基层一线人员的执法水平,从去年7月起,宝鸡市局深入开展“食药大讲坛走基层促能力执法培训活动”,组织市局业务水平高、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科长和骨干,奔赴各县(区)局进行业务执法培训,至今已先后培训一线乡镇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宝鸡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派人手把手地对基层监管人员进行快检业务轮训。今年又邀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高级研修学院专家,对全市650余名基层监管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围绕高研院组织编写的《全国食品药品基层监管人员培训试用教材》,重点讲解依法行政、食品药品行刑衔接、医疗器械监管、案说监管实务、执法文书与办案等实用内容,有效增强了基层人员履职尽责的思想意识,提升了他们的监管水平。

  谈及市局采取措施加强一线监管力量建设,扶风县段家镇监管所所长王利科感慨道:“基层监管工作难度大、困难多,监管人员业务能力比较欠缺。市局从办公场所的争取到执法设备的配备,从业务知识的培训到检测技能的实习,下大力气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使我们能够将食品药品监管接得起、管得住、干得好,让基层人员更有信心、有决心把一线的监管工作做好。

  强化基层监管力量建设也给宝鸡市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带来明显成效。该市食品安全城市示范创建、基层监管所标准化创建和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都走在全省前列。截至今年10月底,宝鸡市局受理投诉举报案件507起,比去年全年投诉举报案件数增加260起;共立案查办案件559起,比去年全年总立案数增加86起;移送刑事案件4起,有力打击了食品药品犯罪行为,净化了食品药品市场。宝鸡市太白县被省政府命名为食品安全示范县。(张伟峰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