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西安新城区依靠经济发展带动城区新貌

24.12.2015  07:59
  “十二五”时期,新城区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区域开发改造、产业培育、城市建设管理和民生改善等工作,克难奋进,砥砺前行,五年来,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魅力日益彰显。   转型升级亮点纷呈   全区生产总值先后突破400亿元、500亿元大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接近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超过550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由“十一五”时期的40%左右上升到50%左右。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位居全市前列,三产占全区GDP比重超过60%,全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商贸业加快转型,解放路、长乐路等商圈品质进一步提升。   旧城改造成就显著   五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44个,完成投资960亿元。创新区街联动推进项目新模式,占全市三分之二的棚户区改造全面推进,累计投入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资金92.7亿元,完成拆迁面积500万平方米,腾迁土地5540余亩,建设安置房273万平方米,安置拆迁群众19万余人。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火车站北广场改扩建等对于区域发展和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的大项目启动建设,“十二五”初确定的大明宫遗址周边地区改造、解放路、长乐路沿线改造提升、顺城巷沿线区域改造和经九路道路打通等“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全面实施,解放路、康复路拓宽改造顺利完成,长乐路综合改造如期竣工,全区形成了由145条各类主次干道、支路、街巷组成的总长约148公里的路网。   改革创新稳步推进   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制定《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累计承接上级下放审批事项87件,撤销议事协调机构219个,精简率85.2%。公车改革如期完成。在全市率先建成区级政务中心。积极推进区街联动旧城改造和市区联动土地储备新方法。创新“联保互助”的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   城市管理气象更新   秉持“环境也是生产力”理念,围绕“打造新城标准,走在全市前列”的城市管理目标,提升管理标准,加强综合治理。22项城市精细化管理重点任务全面落实,10条市级标准化管理管理街创建成效不断巩固,火车站周边“5+1”综合整治常态化开展。完成三府湾等50处堵点、乱点治理,东二环、长乐路等城市主干道通行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干道和片区交通秩序得到改善。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83个,建设各类停车场382处,供给泊位42915个,城市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五年累计创建省市区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175个,   民生保障全面提升   坚持把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五年累计财政投入民生78亿元。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全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区、“陕西省邻里守望志愿助残工作试点区”称号。蝉联“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省市双拥模范区“八连冠”。实施精准扶贫模式“美居行动”,开展“爱心直通车”救助平台等创新工作。贯彻实施基础教育大学区制管理改革,创新建立中小幼共建共强工作机制,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显著。   “十二五”收官在即,回首这五年,新城人付出的是辛劳、汗水,收获的是成绩,硕果累累。展望“十三五”,在国家推进“四个全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省市共建大西安大背景下,新城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的美好明天!(来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孙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