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姚坡”的“美丽”脱贫路

03.12.2017  11:08

作为临潼区穆寨街道姚坡村的脱贫攻坚帮扶单位,西安市民政局以局长带头,成立了四人驻村工作队,帮助村民从一点一滴做起,让贫困群众在“看得见”的变化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美丽的家:让贫困户不再受住房困扰 

村民姚志文今年72岁,老伴因病残疾,两个孙子,一个上高三,一个上小学六年级,儿媳在外打工。2016年人均收入只有2998.9元。今年三月,扶贫驻村工作队给他买了113只鸡苗,又给了他2800元的饲料款。 

走进老姚的家,干净的地面、洁白的墙壁、皮质的沙发、吊顶上还安装着LED灯,很难和“贫困”一词联系起来。他给记者拿出了以前老房子的照片,除了一个简易的粮仓,两张床和农具,再没有别的东西。“这全是重新修好的,桌子、椅子、烧水器、喝水杯、棉被,也都是扶贫干部们送来的。不光是装修了旧房,市民政局工作队还给我盖了60平米的新房,以后家里的两个孙子也都有自己睡觉学习的房间了。” 

“我们共筹集了25万余元,对全村的贫困户进行了房屋修缮。”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徐乃民介绍,“有的是重新建房,有的是翻盖,有的是计划易地搬迁。我们要打造样板,让贫困户们至少几十年内不再受住房困扰。”

“美丽”经济:小花椒铺就幸福路 

西安市民政局制定了年帮扶措施和三年长远帮扶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力发展花椒产业。 

“我们购买了17000棵花椒树免费发放给村民,目前共种植了230亩的花椒。通过考察,外地花椒每斤的价格为60到80元。按照亩产200到300斤计算,当地一亩地大概能有8000元收入。去掉成本,纯收入达5000元左右。”徐乃民给记者算账。 

花椒种上之后,要几年时间才能有收益。驻村工作队想了个办法:已经种上花椒的,除了没收成时每亩200元的补贴之外,再套种红薯、常夏石竹等作物,保证过渡时期有收入。 

本报记者石喻涵 和平 

脱贫攻坚 奋力争先 之产业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