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千阳去年品牌劳务揽金5.39亿元

04.02.2015  21:06

近日,笔者从千阳县人社局获悉,去年该县转移就业4.9万人,其中劳务输出3.2万人,实现农村劳务总收入5.39亿元,品牌劳务已经成为拉动该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千阳县共有13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1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瞄准劳务输出这一增加农民收入的捷径,强化培训、收 集信息、及时输送、规范管理、巩固基地、打造品牌,积极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打响品牌,县上按照“先培训后就业、以创业促就业、靠技能增收入”的思路,通过建平台、抓培训、扶创业、促输出等措施,利用农民工集中返乡时 节,加大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加强对培训的组织、教学、考核、鉴定等各环节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了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以劳动就业管理局为平台,健全完善县、镇、村人力资源数据库和劳务用工信息库,为劳动者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就业培训 等服务,公安、交通、劳动保障等部门开辟了劳务输出绿色通道,免费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各种证件,对外出务工人员落实了"四免一补"优惠政策,为家庭困难的 农民工发放单程路费和生活补贴,提供交通方便和法律援助,各镇还协调村组解决农忙互助、子女上学等问题,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在每年的劳务输出中,县上一方面坚持举办大型城乡技能人才招聘洽谈会,为城乡劳动力和县内外用工单位搭建起劳务对接平台,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设在 上海、宁夏等七大劳务输出基地的党支部、工会作用,主动加强与100多家大中型企业的用工信息沟通,建立了长期用人协议,拓展了劳务输出渠道。

与此同时,千阳县还通过政策扶持,使200多名返乡农民工在家乡自主创业,建起大棚蔬菜、奶蓄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企业,由“打工者”变成了“小 老板”,带动就业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目前,上海七宝镇的“千阳张家塬村”、宁夏银川市的“千阳南寨村”在当地已颇具影响力, “千阳建工”、“千阳刺绣”、“千阳厨艺”等特色劳务品牌已成为不少城市的“抢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