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市场监管局“放管服”协同推进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12.08.2016  19:09

今年以来,宝鸡市千阳县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践行发展和监管新理念,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围绕“放、管、“”,在“宽、严、优”上下功夫,做文章,持续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大力实施优质服务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一、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在“放宽”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是 完善深化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全县通办、就近注册机制。早在2014年该局就立足千阳县情,探索推出了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全县通办、就近注册工作机制。今年,市工商局把千阳县列为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同城通办、就近注册试点县。根据省工商局《关于在全省进行个体工商户就近注册登记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该局对2014年以来实施的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全县通办、就近注册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改革中的突出问题推出了解决措施,在此基础上,按照“高效服务、规范管理、促进发展”的理念,制定出台了《个体工商户就近注册登记工作实施方案》、《个体工商户就近注册登记操作流程》和《个体工商户就近注册登记工作纪律》,确保了个体工商户就近注册登记工作高效、规范、便捷、有序运行。今年1—6月,已有86户个体工商户体验了就近注册登记的实惠。 二是 深化“先照后证”改革,严格履行“双告知”职责。认真执行工商总局和省上出台的审批项目目录,大力压减前置审批事项,取消了法人证办理,落实注册资本认缴制。坚持“非禁即允非限即可”准入原则,实行“清单之外无审批”,从根本上实现了企业“宽进”。持续推进“先照后证”、“三证合一”、“双告知”、“双随机”等商事制度改革举措。完善深化首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承诺制,以新常态倒逼新作为,促进注册登记工作提速增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商事制度改革红利得到进一步释放。1—6月,新登记内资企业5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0户、个体工商户262户。 三是 解放思想,放宽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的核准条件。认真执行工商总局《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积极推进放宽企业经营范围核准条件,给予市场主体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实现了“法无禁止即可为”。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等对名称字号或行业表述的禁止性规定的同时,尊重满足新兴行业和业态发展的现实需求,坚持实行非常规名称研究会商机制、企业登记疑难问题会商制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二、不断强化信用监管 ,在“严管“上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一是 强化宣传报道,服务企业信息公示意识提升。通过政府网站和红盾信息网等发布年报公告、通告,并将年报须知、操作图片和视频说明上传至网站显著位置,方便企业熟知操作流程。印制宣传资料3000余份,通过手机短信提示、开通微信互动平台等方式将年报公示政策传达到每一个市场主体。 二是 强化服务意识,服务企业年报公示稳步推进。在县局注册大厅和各基层所服务窗口设立年报公示业务咨询岗,提示各类市场主体履行年报义务,指导讲解年报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为有困难的经营者提供年报操作服务。采取多种方式深入企业,进行现场宣传和指导,对连锁经营和分支机构多的企业实行上门服务,现场帮助企业解决年报操作中的难题。同时,在“守重”企业申报、“诚信”企业评定以及申报著名、驰名商标工作中,加强对企业年报公示工作的宣传和服务,指导企业提高诚信意识,如实报送企业年报并向社会公示。 三是 强化部门联动,服务年报公示工作均衡推进。针对涉农行业的经营者年报公示意识不强的问题,该局主动作为,与县农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年度报告的通知》,并与农业部门互通基础登记数据,分析变化趋势和存在问题,研究推进措施,共同推进涉农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

三、全面提升服务大局的层次和效能 ,在“优服”上打造市场监管服务品牌 。一是 坚持在提供特色服务上求突破。结合机构改革,调整加强了注册分局力量,健全完善“一站式”办理,便捷群众办事。实行重点企业联络员、注册企业跟踪回访、新型企业登记指导和疑难问题会商等制度,形成“三清三公开四办四通”服务准则,持续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靠前服务、延伸服务、回访服务等举措,全力提升注册登记窗口服务水准和质量,实现了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承诺服务向需求服务转变、共性服务向个性服务的转变。今年上半年,共接受预约服务23件,延时加班服务14件,走访调研企业72户,上门服务并回访企业120余户,现场解决疑难问题39件。同时,不断完善动产抵押平台助企融资扩产,通过扩大动产抵押范围,引导商标企业盘活资产,主动帮助企业缓解资金难题。今年1—6月,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6起,帮助企业实现融资3440万元。 二是坚持在商标战略推进上求突破。 把推进商标战略实施作为服务千阳经济发展切入点,定期召开推进商标战略联席会议,专题研判商标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和兑现驰(著)名商标奖励等工作。依托县域优势资源,建立了商标资源信息台账和商标创建梯队,并为重点培育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推荐并帮助企业申报地理标志和驰(著)名商标,组织开展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整治行动,维护企业利益,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上半年,指导申报商标注册98件。截止目前,全县有效注册商标已达14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