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水文站里流走的青春

04.08.2015  10:03
          2015年7月22日,张雅锋,45岁,父亲从安康站退休后,他接班在水文勘测岗位上已工作23年。每天都要从高差50米,225阶台阶往返几趟,更多的时候都是他养的这只犬陪伴着他。华商报记者 蔡勇
  
          “一天几个点(水位点)、一月三个图(水位、流量、降雨图)、一年几条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连在一起叫水文站。”为了这点、图、线,水文人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这里。
  
偏远水文站 留不住大学生
  
          6月29日,汉江支流子午河,遭遇2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达到4060立方米/秒,位于石泉县两河镇的两河口水文站,及时将信息提供给县防办和政府,迅速转移53户185人,使群众免受生命和财产损失。
  
          两河口水文站,肩负着子午河上游2816平方公里流域控制断面的水位、流量、泥沙、降水和流域内8个雨量站的资料收集整理任务。“每天将观测的数据,拟成水情电报,通过水文信息电话,汇报到国家、省防总,长江流域委员会及市县防汛指挥部。汛期时半军事化管理,没有假日。”站长黄军说,“水文站离县城41公里,没人愿意来。有分配来的大学生,把这里当成复习室,最多一年不是考公务员就是考研走了。”7月20日,突降暴雨,妻子王福忠担心丈夫黄军,第二天一大早从县城赶到站上,见到丈夫悬着的心才平静。“站上没人愿意来,我一来他就不让走,来当帮手。”王福忠说,“一下雨就紧张,担忧涨水危及到他们的安全,天再热再旱,我也不愿下雨。”
  
          “安康市15个站中有4个这样的站,该站是所有山区偏远水文站的缩影。”安康水文局邹建华副局长说。
  
没电不通车 野猪常骚扰
  
          沿渭河支流小水河边的小路步行一小时,便来到宝鸡陈仓区坪头镇的朱园水文站,水文站没有围墙,小路直接通到卧室门口。以前委托村民观测,2012年,20户村民全部搬出,便派人来驻站。
  
          今年3月,58岁的高级工程师杨永定来到这里。“没有电、不通车,报汛得往小水河下游走一公里,手机才有信号。”他说,山大无人,晚上观测水位经常见到野猪在河里喝水,为了不受伤害,用手电筒、吹哨子吓唬,若不走就点一个鞭炮,有时干脆在门外生一堆火,把野猪吓跑。因为潮湿和杂草,蛇也很多,有时竟聚集一堆在路上。不管白天黑夜,睡前一定要关好门窗,要不蛇就会从窗户或门缝里钻进房里,晚上出来测水,一定要穿上深筒雨鞋,以免受到蛇的侵袭。
  
女站长大雨中观测40分钟
  
          7月22日,暴雨袭击了勉县山区茶店镇,茶店子水文站院子里,站长王静在近40分钟大雨中观测降雨量,全身都湿透了。该站是汉江上游一级支流沮水河的控制站,离县城40多公里。
  
          41岁的王静,是省内为数不多的女站长,1992年水利技校毕业,就到了水文站,在茶店子水文站,恋爱、结婚、生子,像男人一样一人承担着站上的所有工作,让她欣慰的是在离站上几公里外的学校里当教师的丈夫,承担着大部分家务,他们以站为家,丈夫带着儿子早出晚归,经常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使她赢得了荣誉,被陕西省水利厅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希望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汉江干流上的汉中武侯镇水文站、安康水文站和渭河中游的宝鸡魏家堡水文站,从用无动力木船测流开始,经过8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水文信息采集、水情监测自动化。安康站已经拥有最先进的气泡式水位计视频控制ADCP测流系统,从河面走一趟,就能测出水下的地形、流速、水深、流量、水温,并自动采集数据,通过数据中心转发到各级防汛指挥部门。
  
          在受访的8个水文站里,华商报记者看到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监测手段、技术、设备都在不断完善,也看到了新技术、新设备带来的效益。他们希望能在技术和设备上革新,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