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国家评估优秀

20.01.2016  12:14
            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2015年度博士后综合评估结果的通报》和《关于给予2015年度博士后综合评估优秀的设站单位和博士后管理工作者通报表扬的决定》,西北大学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综合评估结果优秀,并被通报表扬。             该校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5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建站20余年来,先后有64名博士后人员进站工作,29人出站(其中2名俄罗斯籍博士后),现在站博士后人员35人(其中联合培养6人)。现博士后合作导师37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1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人。该站拥有“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工作平台,积极拓宽招收渠道,增加招收规模,鼓励博士后参与导师重大教学科研项目,与企业积极沟通,促进产学研的转化,促进博士后国际交流,拓宽博士后国际化视野,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鼓励博士后积极申报各类项目,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该站曾在2009年陕西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该校地理学、地质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史、理论经济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应用经济学、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综合评估为良好。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