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瞰高质量发展 | 一碧万顷兴新业

13.02.2023  15:26

  

  初春的大黄堡湿地,鸟鸣啁啾,生机勃发。就在2月初,总投资约98亿元的大黄堡城乡融合一体化项目,在天津市重点推介项目首期集中签约活动中顺利签约,大黄堡湿地迎来了保护修复的后续发展。

  天津市武清区大黄堡镇党委书记李连强表示:“该项目将依托大黄堡湿地的生态资源优势,通过生态修复及保护式开发,再塑农业品牌,引入文旅产业,用好生态换来当地高质量发展。

  大黄堡湿地地处“京津走廊”的天津市武清区,是我国北方地区大型芦苇沼泽湿地。曾经这里出现过生态退化,经历保护修复、有序利用,目前这片湿地生机勃勃,还用“高颜值”换来了“高价值”产业。

  

  图为卫星拍摄的大黄堡湿地翠金湖项目整改拆除和生态修复对比图。

  2017年,天津市大黄堡、七里海、北大港、团泊四大湿地修复启动。

  暂停商业开发、整改拆除违建、清理“散乱污”企业,一场治理行动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展开,湿地修复、土地流转、生态移民等重点工程梯次推进。

  

  图为卫星拍摄的大黄堡湿地燕王湖项目整改拆除和生态修复对比图。

  数据显示,启动修复工程以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清理生产型小企业小作坊66家,拆除住宅别墅等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完成修复总面积1926.4亩。

  “以前在湿地巡护时,一次最多能看到二三十只东方白鹳,现在能看到200多只。”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中心副主任王国雨说,2019年大黄堡湿地实施第二次科考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发现,与2005年相比,新增大量野生动植物,新增鸟类达到15种。“珍稀水鸟无论是种群数量,还是停留时间,均有突破性增加。

  生态环境向好带动产业持续升级。

  眼下,在武清区崔黄口镇店子村的晓村家庭农场内,村民们正忙着打理大棚,为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吸引采摘游客做足准备。

  这里距离大黄堡湿地约4公里,湿地生态改善的效益持续外溢,村民们吃上了“生态饭”。崔黄口镇店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杰山说,“如今村里水清地绿空气好,就连以前少见的鸟也常常来访,别致的景色带动了生态旅游。

  果蔬采摘、休闲垂钓、农事体验……店子村不再单一种植小麦和玉米,红火起来的设施农业和生态旅游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去年,我们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集体收入连年增长。”赵杰山说。

  

  图为大黄堡湿地一景。(武清区委宣传部供图)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包括大黄堡湿地在内,武清区内的上万亩森林公园,纵横交错的十几条河道,正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绿色名片”。

  记者从武清区了解到,该区坚持以“智能科技、生物制造”为双高引领,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2022年,全区新增主导产业项目264个,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260亿元。

  策划:丁锡国

  监制:钟昊熹、齐慧杰、王建华、刘元旭

  统筹:于卫亚、程瑛、邵香云、曹晓轩

  记者:黄江林

  遥感与数据支持:曾迎迎、谷宁、郭超、王宇

  海报制作:方金洋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华社天津分社联合出品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