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台法官:平凡的坚守 不平凡的世界

21.04.2015  20:28

    这里是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诞生地,这里有无数的孙少平一样的矿工在数百米的阴冷深井下坚守着孤独、挥洒着热血。这里同样有一群六零后的老法官在庄严的审判法庭前匡扶着正义、坚守着公正。青春不在,使命犹然,他们和可爱的矿工一样为这片贫瘠而又火热的土地带来了平安和祥和,生活是那样的平凡,但他们的世界却在不平凡的人生轨迹上如乌金燃烧的焰火般绚烂。

    作为基层法院中坚力量代表的六零后法官,他们是一批有过崇高理想的人,一批喜欢怀旧的人,一批开始祭奠青春的人。他们出生于红色浪潮席卷华夏大地的年代、求学于中国法治变迁和复兴的时代,他们的青春在中国司法审判蔚然勃兴的舞台卓然绽放。他们吃过高粱面、啃过窝窝头、挖过荠荠菜,他们见证了霹雳舞、喇叭裤还有蛤蟆镜,他们经历了一代伟人朱毛周的离去,经历了四人帮垮台,经历了女排三连冠……而如今,时光的年轮早已在他们的额角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岁月的青丝也无情地贴附在他们的双鬓。他们手中的法槌敲响了中国法治阔步向前的号角,也伴随着年华的逐渐老去如今传道授业解惑。

审判一线的传奇“老兵”——民二庭庭长杨保平

    清晨的大街已经充分了阵阵春意,盛开的桃花在春风的轻抚下片片飘零,散落了整个人行道,民二庭庭长杨保平快步挤上2路公交,在拥挤的车厢里他显得是那般淡然。30年来,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也许是他一天中最为放松的十分钟,匆匆吃过早饭,长期患有糖尿病的他用非常熟练的动作吞下几颗药丸,从柜子里缓缓拿出一本案卷,开始了一天的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案卷他已经看了好几遍,但在开庭前再次熟悉卷宗仍是他每次开庭前的必备功课。“杨庭长,看你脸色不太好,昨晚又加班写判决了?你要多注意身体啊!”同事对他说道。“没事,我这老毛病,昨晚把判决再斟酌了一下,咱们准备开庭吧。”杨保平快速换好审判制服,53岁的他顿时显得是那样精神抖擞。

    审判庭上,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原被告双方情绪激动、剑拔弩张,原告在学校将被告用刀片划伤,原被告双方的父母为赔偿费用挣得面红耳赤,为使两个年轻人因为不成熟的心理引发的矛盾得以缓和,也使双方本无仇怨的家长握手言和,杨保平决心调解此案。办案30年,杨保平已经能够很自如地拿捏当事人的心理。为此,他分开做双方的思想工作,逐条逐项用他惯用的醇厚的关中话向当事人解释人损案件的赔付标准和双方在此案中的责任。真情往往可以感化一切,两个小时的调解过程看似枯燥,但杨保平乐在其中,最终,此案成功调解。开完庭,他刚到办公室门口,提前约的一起借款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已在他门口等候:“实在对不起,刚开完庭,让你们久等了,快请进。”杨保平内疚地说道,这起借款纠纷的双方本来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因为几千元的借款产生纠纷,杨保平已经这已经是第三次为他们做调解,杨保平常说:“法官和医生一样,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多变和复杂的案件,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当事人满意”,调解完这起案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了,他疾步下楼在单位廉政灶上匆匆吃了一碗面,他每天的脚步都是如此的匆匆但却充满干劲。

    中午本来是这位老法官应该休息的时间,但杨保平还是没有闲着,他打开同事小王为他装订好的《民事诉讼法解释》,开始边看边记,他说:“现在记忆力真是不行了,跟年轻人不能比,必须得常看、常学,才能跟得上形势。”下午两点,门外再次传来敲门声:“请进!”是当事人来了,显然已经很疲倦的杨保平却依旧用洪亮的声音说道:“请到二楼审判庭,咱们马上开庭!”联系好合议庭成员,他倦意全无,接着开始审理一起离婚案件。原被告双方婚后生活时间很短,女方因为婆媳关系不和与男方经常发生争执起诉离婚,在法庭调解中,杨保平通过庭前的了解以及开庭时双方的表现,敏锐地观察到双方其实有比较好的感情基础,于是和合议庭成员诚恳地希望双方能够谨慎对待婚姻,互相谦让,又以处理过的案例为例向双方讲述如何处理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你们法官讲的太对了,我自己确实有问题,不离了!”女方似乎心结全解,而男方也在法庭调解中频频点头。最终,女方撤回了起诉,一桩似乎即将走在悬崖边上的婚姻破镜重圆。开完庭、为当事人办完撤诉手续,已是接近下午下班时间,杨保平长舒一口气,兴致盎然地说:“终于可以平静地回家写判决了……”于是,他将案件材料装进公文包,再次乘坐2路公交消失在了街道的尽头。

青年法官的良师益友——审监庭庭长郭俊峰

    “郭庭长,不好意思,又有个案子上的问题想咨询一下你……”广阳法庭年轻法官小李似乎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有啥呢,谁不是从这个年龄段过来的,说吧!”

    “道交法和交强险条例到底该适用哪个啊?”

    “这个问题可能有争议,但我认为应该适用交强险条例,因为法律已经进行了授权,交强险条例又是具体规定……”

      60后法官郭俊峰像一位家长似的向比他小20岁的小李耐心地解释起来。郭俊峰是一位地地道道从农村走出来的法官,农村的艰苦生活催生了他坚强的意志品质,更铸就了他亲和的做人魅力,从事审判工作近30载,他辗转红土法庭、济阳法庭、刑庭、审监庭,办过的大小案件不计其数、接待过的当事人数不胜数,在每个岗位上,他都是审判一线的一面旗帜,更是年轻法官的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 

    “我明白了,谢谢郭庭长,有什么不懂的我再来问你!”

    “没事,去忙吧!”向小李讨论完案件后,郭俊峰迅速打开法院专网,开始对每件预报结案件进行仔细审查,从实体到程序,每个案件的一丁点问题都逃不过他这个老法官的眼睛,审管办和审监庭的工作虽不像他之前在业务庭那样事无巨细,但担负的责任却更大了,司法统计、案件审查、法律文书审核、再审案件办理,每天都让这位患有高血压的老法官忙的倍加起劲。审查完案件,郭俊峰从办公桌上拿起一摞厚厚的法律文书开始审查,有问题的,他迅速用笔标注出来。去年一年,光他审查的法律文书就有600余份。他常说:“法律文书是案件的最后一道关口,法律文书质量的好坏即影响到案件的质量,也影响到法院的形象。”为此,即使一个标点符号有误,他也要非常醒目地给承办法官标注出来。

    每年的案件评查是郭俊峰最最忙碌的时候,面对数百件案件卷宗,在评查前,他都要逐卷评查。在很多人看来,数百件案件卷宗不只是一份脑力劳动,更是一份极其耗费精力的体力劳动。但在郭俊峰看来,却是他发挥自己几十年审判经验的最好舞台,为此,他以办公室为家,夜以继日地看卷,找错误,提建议,打分评判。程序、实体、法律适用、文书制作,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成了他的双眼急待捕捉的猎物。遇到复杂的案件他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有时看案子,既累自己,又得罪别人,可谓费力不讨好。但在郭俊峰看来,得罪别人也好,自己辛苦也罢,案件质量是法院的门面,是法院一年成绩的反映,更是自己一年工作的反馈。汗水换来的是结晶的硕果,在2014年市中院对全市法院的案件评查中,印台法院高居第一。

    面对一堆密麻如堆的数字,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司法统计都是令人头痛不已的工作,但在老法官郭俊峰的眼里却常常如获珍宝,他认为这是全院每月工作成果的展示,为了确保各项指标的准确性,他往往要对各类统计结果进行三番五次的校对,有时一连几天不得休息,就连吃饭睡觉也是满脑子数据,对于一位不是十分熟悉电脑的老法官来说,他尽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在2014年案件补录期间,常常出现内网报结案数据和司法统计数据不相符的情况,为此,他逐案查找原因,发现个别庭室报结案时在司法统计时报了结案却没有在内网办案系统报结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最终快速实现了司法统计与内网办案系统的无缝衔接。

执行路上的“急先锋”——执一庭庭长樊长远

    已是晚上十点半,执行局大厅的电灯却依然亮的分外引人注目,执一庭庭长樊长远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厚厚的卷宗,桌角的烟灰缸里已经塞满了烟头。白天刚刚执行完一起农民工讨要工资案,最近上级法院要评查执行案件卷宗,作为从事审判执行工作近30年的老法官,他必须逐案进行把关。从八年的基层法庭法官到刑事审判法官再到执行法官,一路走来,有苦涩的泪水,亦有动人的故事,凭借着把工作当事业的作风他获得“全省法院办案标兵”等诸多荣誉。“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今的他,正用自己依然饱满的热情在执行的征程上为胜诉当事人实现权益而继续战斗。

    2014年冬,渭北深冬的寒风在肆意地怒吼着,但执行的脚步却依然在寒风中急速前行,樊长远带着执行干警在山路上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马上要过年了,但还有十几位农民工的工资没有到位。他整夜睡不着觉,想方设法联系被执行人,终于让事情了有了眉目。一次次的沟通,一次次的查找线索,一次次碰完钉子又迎难而上,再苦再累也得让农民工朋友们回家过年。在执行局对农民工工资进行集中兑付后,一位农民工激动地握着樊长远的手感激而泣,这是真诚的眼泪,更是无言的感谢。几十年了,樊长远风里来、雨里去,特别是从事执行工作以来,他更是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群众特别是基层普通群众生活的价值所在。

    破解执行“骨头案”,撕掉“法律白条”,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一直是印台法院执行局也是樊长远倾力解决的难题。很多被执行人说:“樊庭长待人温和、思路清晰,让人对他的话语非常容易接受”。2014年仲夏,印台区陈炉镇新兴村村委会办公室热的令人窒息,但樊长远却异常冷静。他正在主持一次执行和解,在此案和解前,樊长远已经不知道往被执行人家中跑了多少趟,被执行人以赔偿款数额大、自己家庭困难且妻子患有重病为由一直未向申请执行人足额履行,并出具了村委会证明、医院诊断证明等材料。被执行人每次都是一次二三百向申请执行人给付,而该案执行款项总额达20余万,况且被执行人没有明确的结清执行款时间。鉴于双方的实际情况又是同村居住,樊长远决定采取执行联动措施借助区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来共同化解该案。经多次与相关部门联系、与双方当事人沟通,终于有了和解意向,最终双方自愿达成了和解协议,并当场予以给付,一起长达四年的执行“骨头案”得以圆满终结。此时,汗水已经浸透了樊长远的衣襟,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醉人的微笑,多少年了,樊长远几乎跑遍了印台的沟沟坎坎、村村巷巷,无数次面对当事人的辱骂、威胁,他选择了担当、选择了承受,为的不是一面锦旗,亦或是一句感激,而是顺利执行后内心对于法官信仰的一种无私而无畏的坚守。

    “风萧萧一肩霜雪,路漫漫万里征程”30年在审判一线的坚守,一生无悔的选择,平凡往往孕育着伟大,60后的一代法官正在法治的穹顶之下搏击长空,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碧海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