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历博五星级讲解员郭玮璐:做文物的发言人和传承人

18.05.2019  14:03

  前言:一百年前,进步青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孕育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跨越百年,“五四”的精神内涵历久弥新。

  为引导广大青年弘扬和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中共西安市委网信办、共青团西安市委联合中国青年网、华商网举办“以青春留名,用奋斗发声”主题活动。华商网记者深入党政机关、企业、高校、社区、各行各业、基层一线,寻找百位新新青年,倾听青年故事,感受青春力量。

  华商网讯文物,是今天的我们与祖先对话的密钥。“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查收!”去年《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片以这样的方式开启了和观众的对话。那些历经千年岁月洗蚀仍美轮美奂的器物,从幽深晦暗的历史中缓缓转过身来,等待我们开启尘封的过去,那些故事何从得知呢?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就有这样一群文物发言人—讲解员,郭玮璐便是这样一位为我们讲述文物故事的人。

  两个月消化十万字讲解词

  2008年入馆,今年是郭玮璐在陕历博做讲解员的第11个年头。那一年,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通过层层选拔,她开始了与文物打交道的生活。“能在陕博做讲解员我挺幸运的,对于博物馆比较清晰地认知是大学的一次参观,觉得很神秘想去了解文物的历史和背后的东西。

  陕历博馆藏170多万件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陕历博的通识展览有《陕西古代文明展》、《大唐遗宝展》以及《唐墓壁画展》,这是关于整个博物馆及其展览的和重点文物的介绍,也是考验讲解员基本功的三场展览。若想对每场展览都做到游刃有余的讲述,讲解员要消化至少10万字的讲解词。

  “两个月的时间把这些讲解词转化成可以传达给游客的故事,然后再用一年的时间强化巩固。越讲发现自己懂得越少,现在11年过去了,仍然能从最基础的讲解词里收获新的和更专业的知识和见解。文物其实是我们的老师,它是器物也好,文字也好都是千百年来对历史的记录。”谈起如何将艰涩的讲解词变成故事讲述给不同的人听,郭玮璐说每个讲解员都有自己对历史和文物的理解,但是不变的是对历史的尊重。

编辑:高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