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历史文化教程《镇巴史话》正式出版

07.05.2015  18:56
            2015年4月下旬,由镇巴县教师进修学校开发的集学术性、通俗性于一体的大型地方历史文化教程《镇巴史话》由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前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为该书作序,全国政协常委、文物出版社名誉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士澍专门为《镇巴史话》题词祝贺。

镇巴史话》封面及苏士澍先生题词
            《镇巴史话》全书40余万字,彩图30余幅,近500页。简明扼要地勾勒镇巴历史轮廓,浓墨重彩地描绘本地人文 亮点,严肃系统的“史”与通俗灵活的“话”相结合,其体例的独创性、内容的人文性等特点,得到专家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自2013年9月,镇巴县教师进修学校按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文件要求、请示县教育体育局批准,因地制宜开发地方文史教程,组织涵盖文史、教育、文化、农林、经济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上至清华大学博士、下至普通热心乡土文化的人士积极开展工作。先后研读《汉中府志》《定远厅志》《镇巴县志》等20多部志书和历史资料,到县内外及周边实地考察、调查采访,加上多年来的研究积累,在完成初稿的基础上,历经多轮自审、补充、修改、完善,于2014年10月初验书稿、聘请独立的第三方专家教授终审,开发课程团队再次对书稿进行勘误、增补、修订,2015年春交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 
            郑欣淼在序中对《镇巴史话》从形式到内容,再到其价值意义等诸多方面予以充分肯定。他认为这是一本“很好地将地域文化与历史结合起来的文史书籍,很有普及价值和意义。” 其“体例形式上自成格局,打破体例,是史而非史,辅以文学性的传记与描写,避免了一般史志平板单一的资料式结构,有更多的可读性,利于普及。”同时,通过此书,也让人们特别是本地人在“本地的历史人物中寻求自信与荣光”。他本人也通过阅读《镇巴史话》书稿知道了镇巴的沿革历史与历史文化名人,并饶有兴趣地对严如熤、马允刚、李枢焕、余修凤等进行了评述。             教程对于该县专技人员及普通读者系统了解本县历史,增强自信心,进而大力传承弘扬该县优秀的历史文化,有力促进该县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及发展,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文/梅冬盛)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