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蒋正华在西安交大作报告

09.10.2016  15:05
            2016年10月4日,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西安交通大学公管学院院长蒋正华教授回到母校,参加学院2016年MPA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并为师生校友作报告。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该校党委书记张迈曾,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陆宝延,蒋正华教授夫人张羚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西安交大人口所校友和公管学院师生代表参加系列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蒋正华教授回母校西安交通大学作报告
拨穗:“祝福你们迈向人生新征程”


            张迈曾代表该校致辞。他表示,作为老师,除了要把教学科研等本职工作做好,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还应把知识贡献成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政策等。蒋正华老师在交大学习工作三十余年,得到过不同学科的培养,又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反哺学科,推动学校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这是交大的荣耀,也是交大老师学习的榜样。他强调,学校正在推动“思想交大”建设,作为一个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高校,一定要为社会贡献思想,希望更多的交大人像蒋正华老师那样,让思想的火炬越烧越旺,照亮社会前进的方向。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蒋正华蒋正华为公管学院2012级硕士生拨穗并颁发证书
              在收获的季节,公管学院2012级硕士生赵鸿宇、张怡、孙静完成毕业设计,获得硕士学位。蒋正华身着导师服,亲自为三人拨穗并颁发证书。“拨穗意味着你们的人生跨入一个新的台阶”,蒋正华深情祝福学子们迈向人生新征程,用知识和汗水打造一片新天地。             “我们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公共管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的思维”,赵鸿宇同学代表毕业生发言,“进入交大这座知识的殿堂,遇到学识渊博的名师,指导我们推开科学研究的大门,于我们所有人而言,是最大的幸运。”             公管学院执行院长杜海峰主持学位授予仪式环节。
寄语:“珍惜时代赋予你们的机会和责任”

            “我们的国家和整个世界都处在深刻的变革过程中,生逢其时,恰好给了我们从来没有过的机会,去发挥所长,建立功绩。”蒋正华从世界发展史切入,希望同学们了解世界发展史,从历史的教训中寻找现代发展的关联点。他谈到20世纪美国的发展,阐述世界经济的“三低三高一快”,并通过历史的经验告诉大家,不进则退,中国必须继续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去,而且要尽可能发挥主导作用。             “日寇侵略时,我诞生在逃难的路上。原为教师的父母以贩纸为生,教我从小读书。从四五岁便开始读《史记》《资治通鉴》,对社会历史发展一直保有浓厚的兴趣。”蒋正华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大家,“人的一生要做什么,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就是打下宽泛的基础,培养好思维的能力,偶然性就是时代发展的机遇。”他对年轻人谆谆寄语,“‘两个百年’的目标,要求年轻人有国际视野,有处理国际问题的能力,要真正为国富民强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目标。这样的时代赋予你们机会和责任,希望大家掌握知识,磨炼能力,创造出更好的前景,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愿意为大家铺好路,创造好的发展环境。”
赠书:《蒋正华文集》出版

            《蒋正华文集》一共三册六本,分《议政卷》《发展卷》《英文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陈炎兵介绍说,《蒋正华文集》的编辑出版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十八大之后提出的建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战略部署而启动的。他指出,该套文集高屋建瓴,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出谋划策,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内容丰富,领域广泛,还增加了英文卷;视角独特,思想性强。他表示,蒋正华同志作为国家的智囊人物,其讲政治、谋大局,始终积极为党和国家谋发展的精神;实事求是,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精神;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蒋正华向张迈曾赠送文集,陈炎兵向公管学院赠送文集。报告会及赠书环节由公管学院党委书记朱正威主持。
深情:“剪不断的交大情”

            活动现场,蒋正华的学生纷纷发言,回忆了在母校的学习时光,并对恩师和母校致以深深的祝福。             浙江大学米红教授分享了他读书时的最大收获:一是学会凝练科学问题,二是学会用创新性方法对变量背后的数据进行研究,三就是蒋老师英文讲授的《人口增长的数学模型》带给他们国际化的启蒙。             国家卫计委科研所党委书记郭震威用三个“师”形容学生眼中的蒋老师:国师的风采,曾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托,主持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为中央决策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大师的风范,作为学界泰斗不断开拓进取,始终处于学术研究最前沿;导师的风骨,对学生的要求以“严”字著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深圳福田区委书记肖亚非表示,蒋老师治学严谨,思维敏锐,心胸宽广,博学多才,跟着老师的所思所学令自己受益终身。             陕旅集团董事长周冰则细述了蒋老师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和帮助学生的倾尽全力。“这样的师生之情令我们永生难忘,也鞭策我们奋勇向前。”             1954年,17岁的蒋正华考入交通大学电机系,后随校西迁。1958年起留校任教,从此便与西安交大命运相连。10月4日恰好是蒋正华的生辰,活动最后,现场响起温馨的音乐,全体师生校友共同为蒋老师唱起了生日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正是金色秋风中属于交大人的温暖与感动。 (责任编辑:卢延辉      审核: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