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村的神祇

02.11.2014  13:59

  “厦村”并非指一条村,而是由十六条村组成的乡。这次太平清醮以乡约名义举行,共有十八条村参加,多了辋井围和紫田村。前者属屏山乡范围,后者在屯门区,但两村的原居民都姓邓,且是厦村邓族分支,基于血缘关系,虽距离较远也加入乡约并参与醮会。 

  太平清醮举行之前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请神来到醮场供奉。神祇可分两个层次,一是保佑厦村乡约的神祇,由缘首们先行迎请,大会安排车辆以锣鼓护送神像或香火到神棚,放在较高位置;另一是各村的神灵,由村中父老送来,放在神棚较低位置。

  厦村乡约最重要的神灵是哪位?就是放在神棚正中央的天后。据传康熙年间,厦村有位善信为感谢天后助他度过一场灾难,而出资在后海湾畔(今流浮山沙江村)建造天后庙,附近种田、养蚝和捕鱼的乡民及渔民常来参神祈福,是区内香火最鼎盛的庙宇。请神当日,全部缘首一起前往沙江天后古庙,用神舆将天后像载往醮场。

  其他属于第一层次的神祇还有辋井围玄关帝庙的北帝、灵渡寺的“万万岁”、大头山的神祇、求雨岭的神祇及邓友恭堂列位神祇等,由缘首们分三路迎请。主要神灵安顿好后,各村父老分别将村中庙宇、神厅或社坛的神像或神位送来。神棚一众神祇在十年一届的盛会中聚首一堂,前面摆满供品,村民有机会在此一并酬谢神恩。(摘编自大公报 作者:陈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