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以“四个推进”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06.04.2016  20:12
            日前,商南县政府印发《商南县创建市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四个均衡,提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推进办学条件均衡。 进一步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资源布局,县城将新建学校3所,新增学位2600个,彻底消除城区大班额问题。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重点改善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全县中小学普通教室、主要功能部室全部安装多媒体,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二是推进师资配置均衡。 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学校体、音、美等学科教师紧缺问题,对10人以下的农村教学点至少配备2名教师。根据农村学校工作需要,探索建立岗位动态管理机制,镇内村小、教学点紧缺学科教师实行“走教”制度。建立县域内公办教师合理交流机制,每年选派县城校长与农村、边远学校校长交流或挂职锻炼人数不少于15名,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2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比例不少于30%。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服务时间不少于2年,对交流半年以上的,可享受100-600元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完善中小学教师培训培养机制,每年县财政列支农村教师专项培训资金不少于60万元,通过设立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等,培养带动一批校长、教师和班主任成长。             三是推进教育质量均衡。 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城区小学实行大学区制管理,农村探索实行学校片区化运行模式,整体提升各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加强学校卫生健康、艺术、国防和劳动教育。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健全县、镇、校三级教研网络,加大对农村学校和基础薄弱学校的教科研训帮扶力度,加强校际间教师培训、教学管理、教科研活动等方面交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优质高效课堂,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课堂氛围。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以内涵发展和素质教育为导向,结合学校传统项目、特色项目和师资优势,着力打造学校特色,形成县域内学校“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办学格局。             四是推进教育机会均衡。 规范学校招生秩序,严格执行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格实行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及招生结果公示制度。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保障其与当地学生享有同等受教育机会。关心扶助特殊困难学生,落实孤儿、城乡低保家庭和经济困难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残疾儿童少年跟班就读,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配足生活指导教师,关爱留守学生,加强对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留守学生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             从商洛市教育局了解,近年来,商南县已先后通过了省“双高双普”县、教育强县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认定,本次制订出台《创建市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实施方案》,是为了在巩固“双高双普”、教育强县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县域义务教育更高水平的优质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