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引领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4.06.2016  18:56
            创新信息技术应用,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泾阳县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引领,坚持硬件配置为基础,技术培训为支撑,资源整合为重点,教学应用为核心,着力“五个抓”,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抓建设,全面提高信息技术硬件配置条件。 硬件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近年来,该县以创建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为目标,先后投入4900余万元,用于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入36万元,加强互联网“校校通”建设,全县中小心学以上学校全部实现8兆光纤宽带接入,21所校园扩容为20兆宽带,县职业中专、县前小学等7校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二是投入2421万元,配置中小学多媒体“班班通”设备809套,占全县班额总数的86%。我局被评为“全市‘班班通’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三是投入1890万元,为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中小学生机比达到6:1,达到了陕西省“双高双普”创建标准。四是投入572万元,建立了全县校园安全视频监控平台、高考标准化考场及巡查系统等,不断完善全县综合性信息化管理应用体系。             ——抓创建,逐步建立信息技术管理工作机制。 该县以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不断促进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顺利通过市级验收。一是着力构建三级管理网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编办、教育、发改、财政、人社、广电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抓好教育信息化工作。该县教育局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泾阳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以县电教中心为龙头,各股室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教育技术服务。各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设立了电教处,完全小学设立专兼职电教员,初步建立起县、局、校三级信息化管理网络。二是重点打造县级电教中心。投资450万元,在全市率先建设了高标准、高规格的电教中心大楼,已于今年3月份投入使用。争取专项资金30余万元,为电教中心更新配备了计算机、办公桌椅等办公设备。抽调20余名骨干教师,打造起一支年富力强、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信息应用指导队伍。三是健全完善管理工作机制。要求各校每年将不低于10%的公用经费用于信息化建设,保障经费渠道,夯实发展基础。把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综合评估体系,确立并发挥各个层面的职能作用,基本建立起“县政府抓统筹保障、教育局抓宏观指导、电教中心抓技术服务、教研室抓资源应用、各学校抓具体落实、县政府教育督导室抓督导考核”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             ——抓培训,有效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立足县情实际,该县把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与“高效课堂”实施相结合,制订了《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分三个层面狠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一是重视省市级项目培训。以省、市级培训项目为依托,每年选派60余名优秀教师,参加省市多媒体课件制作、微课制作等项目培训,努力构建全县信息化骨干教师体系。二是深入开展全员集中培训。从2012年起,每年确定一个专题,将45周岁以上的教师也纳入培训范围,利用暑期集中开展教师全员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确保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三是加强校本研修培训。以信息化骨干教师体系为支撑,指导各校结合实际需要,深入开展“班班通”设备使用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微课录制培训等校本培训项目,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评选工作,姚家巷中学、云阳镇中学、泾干西关中学、逸夫小学、县前小学等16所学校,成为全县信息技术应用的标杆和榜样。             ——抓应用,推动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应用是核心,也是关键。“宁肯把设备用坏,也不要把设备放坏”,是该县一贯坚持的观点。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该县不断创新实践,借助信息技术力量,深化高效课堂建设,推动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是集中打造县级教育资源平台。在充分利用全国基础教育资源网、课件资源网、省市教学资源网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全县校园网的整合工作,指导各校按照个人探索、集体备课、评课修改的思路,精心录制优秀课例,搭建起县域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目前,形成了涵盖义务段各年级各学科,包含教学设计、导学案、课件、优秀课例等项目的教育资源库。二是扎实开展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紧贴教育教学实际,指导各中小学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课题研究。姚家巷中学承担的全省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研究》已顺利结题,先锋小学申报的《信息技术应用对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全面发展的研究》、永乐镇中心校申报的《建优质资源库,使资源共享均衡发展》,成功取得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立项。三是举办各类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每年举办全县高效课堂集体赛教活动,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坚持开展全县教师“微课大赛”“多媒体课件评选”“班班通设备应用竞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竞赛评选活动。在全省首届教师“微课大赛”中,该县3名教师获奖;在全市中小学微课制作大赛中,该县有5名教师获奖,该县教育局荣获“最佳组织奖”。             ——抓拓展,促进中小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 一是挖掘信息技术的培训作用。作为全省首批国培项目县,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扎实开展各类教师国培项目培训,2015年共完成教师培训4300余人次,使广大农村教师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二是挖掘信息技术的交流作用。全县建成了省级1个、市级1个、县级24个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教研沙龙、研究成果展示、优质课资源共享等活动,借助微信平台、QQ群等与全县教师交流研讨,引领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三是挖掘信息技术的宣传作用。切实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建成了泾阳教育网,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建有学校网站,成为全县教育工作对外宣传的亮丽窗口。同时,借助官方微信平台,积极开展教育宣传工作。我局“泾阳教育”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和阅读量一直在全市领先,在全省教育部门微信公众号第三方评估中一度位居全省第三。四是挖掘信息技术的管理作用。该县教育局先后成立了政务办公、信息宣传、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安全稳定等全县教育工作QQ群、微信群,各校园也建立了教师工作群、家长联络群等,初步搭建起教育管理网络,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时效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五是挖掘信息技术的评价作用。该县教育局筹备建立起全县云阅卷系统,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体学业账户,对学生每一次检测进行跟踪质量分析,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业成长过程,并通过网站或手机软件方便教师、家长和学生随时查询。此系统将于本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时将在全县应用。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