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四项措施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

09.09.2015  12:09
            为优化中小学师资配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岐山县教育体育局创新机制,规范管理,采取四项措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工作。
            一是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继续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周”培训制度,突出抓好体育、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培训。截至8月底,完成了355名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培训,50名中小学校长培训,4458名中小学教师公需科目培训和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通过“送教下乡”“阳光师训”等活动培训教师3200多人次,全县中小学教师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二是政策激励,积极引导。 出台了《岐山县教育教学工作综合奖励办法》,加大对农村优秀教师的表彰奖励力度,每年教师节前评选10名农村优秀教师,纳入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范围,每人奖励3000元。同时,把“有农村或薄弱学校1年以上工作经历”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硬指标,规定新任领导必须有农村或薄弱学校工作经历,有效调动了教师校长轮岗交流的积极性。             三是创新方式,增强实效。 积极创新轮岗交流方式,结合实际将教师校长轮流交流、富余教师转任交流、紧缺学科教师跨校交流、团队帮扶孵化交流和学区内相互交流等有效整合,增强实效。2015年秋季开学后,全县安排45名教师轮岗交流,9个镇内部轮岗交流66人,调剂学科教师63人,50名校长教师组成12个交流团队深入农村薄弱学校开展帮扶交流,有力促进了县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四是严格要求,规范管理。 健全管理制度,制订交流人员管理制度,建立交流档案。实行交流工作月报制度,及时上报反馈交流工作开展情况。规范交流人员管理,交流教师接受派出学校和接收学校双重管理,以接收学校管理为主,交流教师的人事关系、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个人年度考核由派入学校提供有关情况在派出学校进行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经双方考核后在派出学校发放,提高交流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轮岗交流工作深入开展。(文/杨少锋)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