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南郑县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16.08.2015  08:31
 

      汉中市南郑县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从本县实际出发,把服务群众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四项举措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提升村级党组织服务“三农”服务发展的能力。
  
      完善阵地建设,打牢为民服务基础。在近3年累计投入资金3700余万元实施了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该县强力推进村级便民服务室建设,健全配套设施,拓展服务功能,实现群众办事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已经建成193个规范化村级便民服务室,结合在全县推行村干部“积分制”、“坐班制”,建立了规范的服务流程和完善的服务机制,并将各种为民服务制度、规程在村级党务公开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做好带头示范,汇集为民服务力量。强化县镇村三级党组织班子成员的主体责任,要求各级班子成员定期到村上讲党课、开展调研,与干部群众广泛谈心谈话,解决干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增强村干部队伍服务群众的意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该县农业五大支柱产业发展、党员干部队伍现状等情况,分类别邀请相关专家和单位负责人到村讲课,帮助村党组织找准产业发展和服务群众的着力点,加快发展步伐。通过村“两委”换届优化村干部队伍,全县建立800余人的村级后备干部库,健全了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学习制度,要求后备干部每周至少在村跟班学习一天,了解村级事务管理,锻炼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帮助后备干部尽快熟悉村级事务。
  
      抓好教育培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围绕提高镇村干部的思想素质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各类会议、网站、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干部在线学习、参加上级调训、开办“汉山大讲堂”等培训资源,加强村级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强化网络阵地建设,开通了南郑党建手机报、党建微博、微信等平台,给党员群众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完善了南郑党建网站学习教育和服务功能,依托学习白河经验开展资源整合对全县540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全部进行了设备维护、更新,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手段。
  
      加强制度落实,强化为民服务成效。建立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化和经常化。严格执行镇、村干部坐班制;各村制定值班表,并在村务公开栏公布。普遍推行“三三”工作法,建立镇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村领导、包村干部定期下村走访制度,要求各包村干部每周至少2次到所联系村开展工作,由县镇纪委抽调专人,不定期不定时检查镇、村干部坐班落实情况,对离岗、脱岗干部采取相应惩戒措施。今年拟选派105名县直机关优秀干部到2014年度考核较差类村和革命老区村党组织脱岗担任第一书记,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精准扶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今年上半年新出台惠民政策82项,出台便民服务措施412项,为群众办实事3370余件;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41个,调整充实村(社区)“两委”班子33个;累计投入道路建设、民生工程建设,活动场所修缮、建设等项目建设资金1222余万元,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小米        审核: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