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实施职教资源整合全面加快职教改革步伐

19.08.2015  20:21
            近年来,礼泉县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把职业教育改革作为推动全县教育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中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改进调整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切实做好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机并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全县职业教育步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强化领导,创立高效职业教育管理运行机制。 2012年,该县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统筹规划,按照“政府统筹、部门合作、职校实施”的工作思路,启动了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成立了由该县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教育、发改、农业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决策职业教育整合中的重大事项和突出问题。该县职教中心校长由县委副书记担任,实行校长领导下的“一办二处三部”制。“一办”是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协调部门关系,评价工作业绩,制订工作目标;“两处”是招生安置处和财务后勤处;“三部”为学历教育部、技能培训部和理论培训部,组织实施中职学历教育、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技能技术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各类短期培训工作,同时承担省、市和县级干部培训工作。
            —— 优化资源,构建全县一体大职教发展格局。 该县坚持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资源“三统一”的基本原则,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统一管理,协作办学,多方筹资”的整合模式,创建了一个领导机构、一个阵地、一个牌子、一个培训计划、一个财务账户的“五个一”运行机制。2013年初,将县党校、行政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农广校、卫生学校以及党群、政法、人社、农林水果、科教文卫等部门的教育培训资源、任务整合到县职教中心;2013年暑假,县教师进修学校先行迁入职教中心;2014年,将果业局、农业局、民政局等14家单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合作组织领办人培训 、农产品经纪人培训、从业农民培训等23个培训大项并入县职教中心,组建全新的礼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整合工作打破条块分割,冲破部门藩篱,构建了全县一体的大职教格局。机构整合后,所有涉及单位“三不变”:即原有职能、体制不变,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不变,向下延伸服务不变。项目整合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的原则,整合了各相关部门的职业教育培训、建设项目,实现了“项目资金进中心、技能培训进职校、优秀人才进企业”的目标,确保了学员得实惠、企业得人才、学校得发展。             ——加大投入,打造高品位多功能教育培训基地。 该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改善该县职教中心办学条件。2012年以来,在标准化建设已投资8353万元的基础上,投资186万元完成了校园的绿化、硬化、亮化工作;投资200多万元装配了20多个多媒体培训教室、两个分别能容纳600人的报告厅,建成了能容纳1000人的学术报告中心;投资790余万元建成了双语语音教室、远教示范教室、网络自主选学教室、智能测试考场、网络数据服务机房、仿真模拟教学教室、远教电视演播室、远教编辑摄影棚、标准化面试考场、异地视频教学交互平台、百万册电子阅览室等功能室,拥有140台电脑的信息中心和200多平方米的培训成果展厅,购置桌凳2000余套,高标准、高规格装修了餐厅和学员宿舍;2013年,投资1100万元,完成了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任务;2015年,投资100余万元,完成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秋季开学将投入使用。先进的教育设施,优越的培训环境,为各级各类培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丰富资源,积极完成名师入库工程。 该县职教中心在不断提高校本师资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建立了以省内外各行业著名专家教授为核心的教育名师库。先后邀请国学大师翟鸿燊、著名教育思想家和新教育实践家李振西、《中国教师报》副总编雷振海、著名心理学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赵薇、山东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等专家到该县举行学术报告。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家农学、林学、种养殖、园艺等方面专家教授到该县职教中心现场授课。目前,该县名师库有涵盖行政、教育、工学、农学、林学、种养殖、园艺等方面专家教授200余人,为各项培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大教育大培训活动。 在技能培训中,该县坚持“理论讲析与实地指导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田间地头释疑相结合、亲身示范与参观实习相结合”,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2013年完成全县339名幼儿教师和园长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10032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578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125人次,进城落户农民工培训218人次,完成了60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2014年,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15期1.4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期1.55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8期6200人等一系列培训活动。2015年,联合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科技局开展了新任村委会主任培训、公务员培训、办公自动化操作培训等15期培训,培训4800余人次。             干部理论培训中,实行“三统一考”,统筹培训计划、培训资源、培训实施,实行一季一考、一年四考,先后进行了全县党员干部作风纪律整顿知识考试,全县OA办公自动化考试等10余次考试。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对全县领导干部培训和考试3000多人次,开辟了一条党员干部培训的新路子。2012年至2014年,先后举办“礼泉大讲堂”3期,村级干部教育培训700余名,大学生村官培训6期260人次,咸阳市各县组织部长培训50人次,农村基层800名干部警示教育培训。2015年该县职教中心联合县人社局开展了2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900余人次;联合科技局、果业局、工商局进行了48场次科普惠农、果园管理技术、畜牧养殖、设施农业等培训,计11000余人次。             目前,该县职教中心已被确定为“咸阳市劳动就业培训基地”“咸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咸阳市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咸阳市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基地”“咸阳市现代农业区域职教中心”先后有省内外多个市、县相关单位来该县考察学习。《陕西日报》《当代陕西》等多家媒体对该县职教资源整合工作进行了报道,资源整合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在教育发展的新常态下,该县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有效探索告诉我们,县区职业教育在抓招生、转专业建设、抓就业的同时,必须整合县域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各类中长期培训,才能做活、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才能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强大的发展后劲和动力。(文/董永升 杨俊卿)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