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扎实推进蔡家坡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

07.04.2016  13:25

岐山县蔡家坡镇地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是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三级城市和宝鸡工业强市的重要区域,镇域内设立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蔡家坡经开区。全镇面积20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万亩,辖9个城市社区,35个行政村,总人口21.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6万人,城市化率超过61%。镇内共有各类企业500多户,其中工业企业260多户,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今年4月份,蔡家坡被确定为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以来,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审时度势,以“打造副中心、重塑蔡家坡”为目标,紧紧围绕“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打造三级公共服务体系”两大重点,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积极引导产业创新,释放自主发展活力,努力实现“人的城镇化”与“人的新农村”有机融合。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和实践,蔡家坡镇城镇化质量全面提高,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已初步成为经济发展、功能完善、辐射带动作用大、发展后劲足、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镇。

一、简政放权,优化配置,推进行政管理提质增效

蔡家坡镇是一个四镇合一的大镇,辖区面积大、管理事务多,而且镇政府和经开区职能有所交叉,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为此,县委、县政府把理顺蔡家坡镇行政管理体制作为首要任务。一是明晰机构设置。将蔡家坡经开区和蔡家坡镇高度融合,由原来的“镇区并行”调整为“镇区合一”。调整后蔡家坡经开区管委会设置招商服务局、建设局、城市综合管理局等8个正科级机构,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规划融资、环境建设等职能;蔡家坡镇设置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公用事业服务站等10个正科级机构,突出党的建设、社会事务、民生保障、维护稳定等职能。新的机构体制各有专责,职有专司,相互衔接,彼此配套,实现了机构设置上的精简高效。二是优化人员配置。打破传统的干部管理办法,根据每位干部的能力素质与岗位工作需要,实行全员聘任、竞聘上岗、双向选择、统一使用,做到人岗相宜,实现人员的最优配置。同时,大力推进公开选拔中层干部和干部岗位交流轮换制度,建立中层正副职两级后备干部库,使所有干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有效激发了全镇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推进扩权强镇。按照“能放则放、责权统一”的思路,将涉及16个县直部门的73项事权分别下放到镇区,并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等方面全面扩大蔡家坡镇的管理权限,提升了镇级发展经济、加强社会管理的调控能力,使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完善功能,高效运行,全力打造三级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蔡家坡镇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统一规划、功能完善、精准对接、便民利民”的原则,计划在3年内投资3730万元,建成镇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社区公共服务站2个,中心村公共服务点8个。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在运行模式上实行“集中受理、通行通办”;在服务方式上推行“全程代办、全面覆盖”;在信息化建设上推进“互联互通、远程受理”;在服务内容上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就业创业、合作医疗、民政救助等服务事项,集中延伸至村组、社区,构建起“服务协调扁平化、服务管理网格化、服务手段信息化”和“上下贯通、部门联动、责任共担”的公共服务新机制,努力实现为民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镇公共服务中心主要涵盖便民服务、党群服务、市民救助、法律援助和多功能培训等5大功能。服务中心结合下放权限,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厅式办结”的服务模式,优化审批流程,建立“绿色通道”,使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社区公共服务站主要涵盖行政服务、党员服务、医疗服务、便民综合服务、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等6大功能。服务站实行“网上预约制+代办员制”的运作模式,对需办理的事项先通过网络由镇公共服务中心窗口预审、把关,符合条件的由代办员全程办理。

村级公共服务点主要开展行政事务受理、文体活动、卫生服务、图书阅览、政策宣传、连锁超市等服务。服务点实行“全程代办员制”的运作机制,对于服务范围内群众需要办理的事项,一门受理,全程代办,切实做到足不出村便民利民。

同时,推进三级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建成综合化服务平台、村镇移动办公指挥、数字化城镇门户网站、政务公示、民情民意沟通、数字化城镇应用集成等6大系统,将便民服务通过网络延伸到村组,代替大厅受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

截止目前,蔡家坡镇已与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和通信、广电、燃气等企业进行沟通,对服务平台窗口设置和服务项目进行了明确。镇公共服务中心回购协议已经签订,并完成了新建大厅的图纸设计;安乐、曹家等2个社区公共服务站改造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另胡村等3个村级公共服务点改造工程已初步完工,岐星村等5个村级公共服务点新建工程主体已基本完工。预计在今年12月底,三级公共服务平台硬件建设将全部完工。

三、创新体制,产城融合,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

一是创新投融资体制。成立了陕西蔡家坡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转变单一的政府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形成政府推动、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资本经营机制,以争取更多银行信贷的支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今年,我县邀请中国PPP研究咨询中心专家对蔡家坡学城、供热管网、污水处理等11个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目

前,采用PPP模式的蔡家坡学城项目已开工建设。同时,由县政府协调,从宝鸡市城投公司争取债券资金5亿元,作为镇域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专项用于支持蔡家坡发展。二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研究制定了《岐山县对蔡家坡镇(经开区)财政体制调整方案》,在分税制的大框架下,实行“划分收支、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将蔡家坡地区收入超收部分的85%予以返还,支持蔡家坡率先发展。对涉及蔡家坡社会事务方面的公共投入资金,由相关部门按照“财随事走”的原则,分配下达蔡家坡镇和蔡家坡经开区,确保蔡家坡社会事务投入与县级同步增长。三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筹集资金29.2亿元,实施产业发展、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57个项目,交通、电力、通信、市政等基础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教育、医疗、文化、住房等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镇区综合承载力得到新的提升。四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典型示范、特色引导”的思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集中将“一事一议”、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市政建设、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等资金向蔡家坡地区倾斜。全年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建成村级公共活动场所39个,13.6万平方米;修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3个、公厕8个;硬化街道22条,5.6千米;绿化美化街道12条,8.6千米;绿化主要干道5条,9.4千米;整修排水渠9.9千米,铺设人行道5200平方米,安装路灯378盏;新建文化墙2.6万平方米,绿化植树2.4万株;新建垃圾台15个,配套垃圾车5辆,垃圾箱32个,有力改善了镇村人居生态环境,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蔡家坡镇呈现出“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新气象。五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突出蔡家坡西部汽车和零部件加工配送中心、机械制造基地的功能,将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着力建设西北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2015年,陕汽控股集团与湖南泰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计划在 5年内投资 50亿元,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预计年内可实现电动汽车产销3000辆,销售收入5亿元。飞雳士安全轮胎项目成功落户蔡家坡,预计2016年6月底建成投产,规划年产2000万条安全轮胎,销售收入80亿元。

一年来,蔡家坡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取得突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得到加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改革路子,充分释放了试点镇自主发展的活力,提升了自主管理的能力,激发了全镇干部的工作动力,形成了以城带乡、乡村联动、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通过一年来的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领导重视是关键。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省市领导多次来我县开展调研,从实施方案制定、机制体制创新、具体项目落实等方面给予了精心指导和有力支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将试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并安排人员赴江苏浙江等地学习考察先进经验。体制机制创新是保证。坚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统筹规划,通盘考虑”的思路,紧抓政策机遇,全面深化改革,从管理体制、财政体制、融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在工作实践中高目标引领,高效率推进,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和做法,确保了试点工作的持续稳步推进。产业发展是支撑。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利用现有基础和区域资源优势,强化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推动主导产业向规模化发展,新型产业向高优化发展,为蔡家坡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试点工作任重道远,改革创新永无止境。岐山县综改办将在省市综改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继续拓宽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把蔡家坡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特色鲜明的经济强镇、文化名镇、旅游重镇,成为城乡发展高度融合的试点区、宜业宜居宜商宜游的生态环境示范区、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样板区。

陕西艺术幼儿园新学期伊始全员开展内控培训
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工作安排,财政厅
旬邑县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
为完整地反映我县政府资产、负债、收支等财务状况,财政厅
白水县召开财税工作座谈会
为了进一步做好组织收入和税收保障工作,近日,财政厅
汉中市政府采购提出“效能提升”措施
市政府采购中心与市财政局领导和相关科室就《政府采购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