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探索“三个四”模式让教师交流轮岗不再难

18.11.2015  10:58
            2014年以来,石泉县教体局大胆探索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长效机制,着力破解教师“能城不能乡、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走出了一条以“三个四”为核心的新路子。一年来,全县共交流轮岗教师130多人,涉及学校17所。通过交流轮岗,教师队伍的活力明显增强、师资配备更加合理均衡。             ——树好四个导向,让教师主动轮岗。 一是 选人用人导向。要求今后新任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应有2所及以上学校的工作经历,或有3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工作经历。 二是 职称晋升导向。要求从2015年起,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具有1年以上交流轮岗经历并考核合格、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有1年农村学校支教经历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的经历者,方可申报高一级职称。 三是 评优评先导向。从2016年起,在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名师名校长等评选活动中,参评教师需具有交流轮岗的经历和业绩。 四是 待遇保障导向。按照《石泉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相关规定,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人员交流期间的资金奖励和交通费等优先保障。             ——突出四大原则,让教师合理轮岗。 一是 以人为本原则。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加大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妥善解决教师后顾之忧,从工作生活多方面给予关心帮助。 二是 统筹兼顾原则。统筹学校和教师不同需求,统筹交流培养和结构优化,兼顾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交流对象工作、生活和家庭实际。 三是 公开规范原则。公开制度,规范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程序和办法,严肃纪律,加强监督。 四是 均衡共享原则。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科、职称和年龄结构,让全县高级教师、省市县教学能手跨学校直接为乡镇学校或薄弱学校的学生授课,参与引导乡镇学校或薄弱学校教师开展教学研讨,结对帮扶青年教师,实现优秀教师资源共享,缩小校际城乡差距。             ——强化四项措施,让教师规范轮岗。 一是 加强领导搞统筹。要求各义务教育学校要成立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指导小组,建立教师交流轮岗台账。 二是 强化宣传造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优化师资配置的政策,赢得教师校长的理解、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推进教师校长交流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是 落实责任促规范。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按需配备、结构优化、动态管理”的原则,县教体局统筹教师资源配置,负责交流工作的具体安排、平时检查及日常管理,接收学校负责交流人员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及考勤管理。 四是 严考重管保实效。严格按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调配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规定,加强对交流轮岗人员的管理与考核,充分发挥名校引领和骨干教师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初步形成了城乡教师校长有序交流长效机制,促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文/袁娟娟)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