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区小县的教育革命:白水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10.12.2014  16:05
            《渭南日报》2014年12月8日(记者 张 博 彭 斌)题:一个山区小县的教育革命——白水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如果不是实际访问和亲眼所见,我们很难把现代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和渭南唯一的山区小县白水联系在一起。仅仅两三年时间,这里依靠大学区管理的金钥匙,打开了多年来困扰中国教育均衡发展的锈锁,还原了人性尊严的本真,践行了一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教育革命。             白水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是联结关中与陕北的咽喉要地,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面积986.6平方公里,恰好是祖国版图的万分之一。辖10镇,194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这里沟壑纵横,土地贫瘠,降水稀少,坡陡风高,老百姓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辛勤耕作却没有多少收获;这里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每一条支毛沟无不流淌着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基因。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仓颉筚路蓝缕、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创造文字,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将如何传承?教书育人将以何种形式实现?             11月上旬和中旬,记者先后两次到白水县采访。跨孔走河,过杜康沟,走雷公路,从西北边陲云台,到北部偏远的北塬;从东北重镇史官,到东南龙山雷村,从乡村幼儿园到城区中小学,一路走来,听民声,看变化,感受,感知,感悟,感动,我们的心时时被新时期教育革命的雷声激荡着——整洁的楼房、美化过的围墙、硬化平整的操场、高级塑胶跑道、升降自如的课桌、现代化的电子教板、图书阅览室、书法绘画室、器乐活动室、科技制作室、舞蹈室、劳技室、棋艺室、心理辅导室、电教室、卫生室、留守儿童亲情连接室……这些连同一栋栋设施齐备的学生公寓和教师周转房、舒适温馨的师生餐厅、校园超市等,构成了白水城乡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托举起“怀家长之心,尽教师之责”教育理念,呈现出“观念均衡、硬件均衡、区域均衡、师资均衡”白水教育新常态。   现实,呼唤改革的正能量
            二元社会结构既是中国特色,也非中国特有。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社会结构表现为城乡差异更加明显化和城乡分隔开始弹性化。改变这个社会结构,既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又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心理的平衡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但是,要从真正意义上走出二元社会结构,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就必须创建促进城乡一体的新制度和新机制。为了回应人民群众的热烈期盼,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部署,也是全省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普及学前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渭南市教育今后5年的主要任务。             和全国一样,作为渭南唯一的山区县,四年前,白水教育发展的不均和问题更加突出:             一是师资配备不均衡。一方面教师编制总额超编,另一方面农村边远学校和乡镇薄弱教师短缺。农村学校条件差,教师不愿去,去了也留不住。稍有点关系的老师和优秀教师削尖脑袋流向县城;学科结构失衡,体、音、美、英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在村级小学和教学点等薄弱学校尤其突出;年龄结构失衡,乡镇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要求。             二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全县中小学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功能部室不全的问题,城乡、乡镇、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异巨大。部分学校因为校园面积不足,教学功能室临时凑合或一室多牌。在所有功能室中,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劳技、图书、科技等功能室缺乏非常严重。不少学校无图书阅览室,有的即使有图书室,藏书量也少得可怜,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不少学校的学生课桌椅不规范,农村学校课桌椅普遍陈旧破烂,甚至有的农村中小学的课桌椅要学生自带。农村学校操场基本没有硬化,凹凸不平,体育设施几乎为零。             三是经费不足。正是由于经费不足,乡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相对而言,城镇学校命运就好于乡村学校,一些优质学校生源爆满、“大班额”严重,薄弱学校生源大量流失、办学几乎难以为继。白水县域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均衡,已经影响到白水人对白水教育的信心,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上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高中,许多家长使出了浑身解数为孩子选择学校,聘请辅导老师。一些有条件的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渭南、西安求学。             2011年1月19日,年关将至,白水县人大一纸任命书揭开了白水县教育局局长人选竞争之谜——县农机局局长李军改任县教育局局长。             一个管理农机的领导,怎么能和教育扯上关系,怎么能胜任教育局长一职?破解教育发展之难题咋能靠一个门外汉?面对质疑,县委书记叶珺说:“发展要想超常规,选人用人就必须超常规。我县教育发展让人揪心,搞不好就对不起千家万户,对不住全县人民。只有打破思维的条条框框,只有配备一支有思想、敢创新、有担当的班子队伍,才能给我县教育注入一股清泉,激活这一潭静水,激起千层浪花。”             其实,县委、县政府对于教育局局长的人选也是深思熟虑的,对于李军其人白水大多数干部也是了解的。他虽是行伍出身,没上过大学,但善学好思,喜欢哲学,伏案写作,笔耕不止,先后出版有《》、《》、《》等多部散文集,书记、县长也是他的忠实读者。他在县委宣传部工作了将近20年,是全市当时最年轻的宣传部长。今天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广告语“白水苹果,亿万人民的口福”,就是他的杰作。
投入, 让基础设施硬起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白水的教育走向何方,历史的拐点在昭示:不改革,教育没有出路!不从传统的管理体制上动刀,改革就不会有新突破!!教育局一班人紧紧抓住县委开展“解放思想”系列活动的机遇,先从人的思想观念入手,引导全县上下进行观念革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军局长提出了“创新思维、敢于担当,寻求突破”的口号。             调研,调研,还是调研!一些学校教育局的调研组就去了6次,省市相关领导、当地社会贤达的家里,也成了李军局长非去不可的地方。听取一线教师的心声,与学生面对面,向家长了解诉求,几个月的调研和思考,一盘构思巧妙的改革思路逐渐在全体班子中形成。上任3个月之后的李军局长第一次踏进了书记和县长的办公室。             “怀家长之心,尽教师之责”,这是李军局长提出来的教育理念,它指导白水教育人立足本职,对家长、社会负责,静下心来搞教育。县委、县政府领导听了李军的教育改革设想后,几个月来悬着的心落了地,当即表示大力支持。一时间,教育局、学校成了全县最抢眼的地方,书记、县长多次轮番到教育系统调研,听取社会各界对白水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县电视台台长井智军说,这几年县委、县政府领导去学校调研最多,我们台采访教育方面的新闻也最多。一位小学校长说:“以前只知道我们书记、县长的名字,从不知道人家长什么样?现在不仅经常见,还能面对面地交流。”             县委书记叶珺说:“只要我们把教育真正当作一项基本的民生,最大的民生,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就一定能找到破解教育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就在2011年,白水县顶住各方压力,克服各种困难,拿出县财政的五分之三投资教育建设,使得仓颉中学得以如期开学,并一次性招聘特岗教师140名。为解决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均衡,从2011年起,县委、县政府用“三步”走推进教育公平,一是加快文化建设,达到观念均衡。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促进硬件均衡。三是加大招教和培训力度,确保师资均衡。现在,这个白水教育独有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基本达到了教育观念的一致和有效。             发展教育,要解决落后的基础设施,就得注入资金。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多年的欠账光靠山区小县的有限财政是难以短期见效的。作为教育局的一把手,李军深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在他的倡导下,局里成立了项目办公室,他亲自率领项目办的同志上北京、下西安、跑渭南,为教育筹措资金,找善款,奔走呼号。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赵雅丽说,这三年白水年均在教育上的硬件投资都在亿元以上。             粉刷外墙、扩建食堂、翻修运动场地,干净整洁校园……在教育局的整体规划和盘活资源下,白水乡镇多所学校的改造都是由过去废旧的校舍翻新而成,除进行教学楼外立面外刷新,还包括屋顶防漏、走廊墙面粉刷和塑胶跑道、篮球场等运动场地的翻新等,一般一所学校的总投入在400多万元。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呈现新的面貌,使农村学子享受到了与优质学校一样的教学设施。             动辄几百万元,改造资金投入这么大,外界对白水教育基础建设的资金来源非常感兴趣。记者了解到,除了县财政的支持外,更多的是靠“整合资源+合并同类项”的融资渠道。李军介绍,像有些学校食堂的桌椅、餐具、电脑等都是通过慈善捐赠获得;在争取资金上,整合项目,把多个点合并同类项,集中投资到一个教学点上,就能更好地把钱用在刀刃上,让弱校变强,强校更优。
革命,从传统管理体制开始

            师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关键,择校主要是择教师,有没有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彻底解决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过去,我们一直在讲教师下乡,还强制性地推进教师交流,但是,人身子下去了,心里却一万个不愿意,抵触和对立情绪抵消了决策者的美好初衷,还形成了新教改之痛。去年以来,白水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白水县实施大学区管理工作方案》,拉开了全县教育革命的大幕。             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大学区制不是白水教育的首创,但它在白水的实践更具有革命性。他们选拔优质学校校长作为学区主任,对学区实施统一管理,在学区内的人事编制、资金使用和资源调配等方面赋予管理权,具体负责成员学校日常管理工作,“捆绑式”在大学区内实施“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安排教师、统一课程资源、统一教学活动、统一组织备课、统一教师培训、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励”。             白水县首批设立的四大学区为仓颉学区、雷公学区、林皋学区、仓颉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学区,随后还将陆续成立振华学区、杜康学区等。通过大学区制,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变成“学区人”。大学区改制能有力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和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现在全县每年退休教师500人,而新进教师300人,一些学校教师使用率不高,又不能强制取消学校。成立大学区后,教育局充分放权,设立的学区主任有调动学区内教学资源、经费等权力,初中到小学,小学到初中,教师流动调动,学区主任说了算。学区内的幼儿园、各中小学的经费、桌椅都能合理流向,配置到更需要的地方。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一些薄弱校薄弱科目缺教师,无法正常开设课程以及部分学校经费严重不足的窘境。             仓颉学区学区主任史改文告诉记者:“过去在这里工作的教师感到‘寒酸’加‘心酸’,现在仓颉学区内教育资源配置得非常好,这都得益于大学区,我可以根据每个教学点的特点,把各个学校的教师积极性调动起来,大家的干劲十足。师资配齐了,学生家长也放心了,过去流失的孩子也回来上学了。”我们在仓颉第一小学看到,学生坐的就是能根据个头升降的桌椅,享受着白板教学带来的好处。老师们说,现在教学环境好了,教育质量提高了,由过去的150多名学生,大幅“回流”,达到217名学生,一个个洋溢着笑脸的孩子快乐地在这里求知。北井头九年制学校门口矗立的大铅笔造型格外引人注目,一位接送孩子的家长告诉我们:“现在农村的学校条件这么好,我再也没有必要舍近求远让娃娃去城里了,作为家长,我深深地感受到变化,我们的心放下来了。”             雷公学区在白水县城东南12公里处,现有学生1000余名,教职工100余名。这里学校管理理念新,这里师生乐学善思,学生成绩突出,这里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待遇。西固中心小学加盖教学楼,建成学生活动各部室,之后又修建500多平方米的大餐厅,可容纳400名学生同时就餐,实现学区校舍全部供暖,这在农村学校中是少有的。学区主任王文斌说,各部室建成之前学生几乎是没有室内活动的,建成的图书室、音乐室、舞蹈室、书画室等各部室则满足了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图书室藏书增加到2万余册,每周二、周四在吃饭时间向学生开放。经过登记后,学生可以把书借到教室放在阅读角进行浏览、阅读,极大地满足了学生阅读的需求。             位于白水县城西北23公里的林皋学区,下辖林皋九年制学校、林皋小学和许道小学三所学校及11所、公民办幼儿园,在职教师132人,学生1300余人,辐射全镇17个行政村,各学校各功能部室齐全,器乐室、科技制作室、棋艺室、绘画室、仪器室、图书室、舞蹈室、卫生室等等,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学校差。             在林皋小学,我们看到了“亲情连接室”的牌子,推门进去,各种先进设备一应俱全,值班老师告诉我们,每周固定时间内,留守儿童可以与自己的父母视频通话,受到了家长的赞誉。与之相隔的“心理辅导室”每个周日至周四下午开放,倾听学生的心声,诉说学生的烦忧,让笑脸绽放,给心灵安家。林皋学区主任张军说:“过去,有些薄弱校的薄弱科目开设成了难题,就是因为校与校之间资源不流动,而富裕科目教师在其他学校来说却成了‘冷门’,实行大学区可以把区内的教师有效利用起来,盘活教育资源,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对于大学区,李军表示,白水将用两年时间形成“九所直属学校”(城区)+“六大学区”(农村)+“九年制学校”(边远地区)的模式。先做到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再达到白水县域的教育均衡。他认为,教育均衡主要分四个方面和步骤,即观念均衡、硬件均衡、区域均衡、师资均衡。可以说,如今,白水的教育均衡已完成了两步半,等这四个均衡都做到了,白水县的教育自然就会达到均衡。             白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大学区改革以来,白水的教育文化、校园文化、教师文化等都得到了个性化的彰显。每个学校都在挖掘自己的文化积淀,研究自己的地域特点,进而树立自己独特的教育理想,家家有校训,个个有校歌。百年名校东风小学挖掘整理的“情商教育”教材全市首创,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勇于面对困难挫折、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植入积极、乐观、上进、自信、忍耐、坚持、宽容、合作、创新、尊重、感恩、人际关系良好、心理承受能力强等优秀品质,大幅度提高儿童的情商。北关逸夫小学传承的“经典传统文化”,仓颉中学团结和谐的“自主管理”等等,白水的学校都尝到了文化带给教育的甜头。不论城乡,校校都编有校园刊物,一些校内电视台也已经开播。             学前教育,是儿童的启蒙教育,承担了重托,寄托了期望。几年来,白水县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基本实现了“设施一流、环境一流、内涵一流”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模式,全县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在幼儿园硬件建设上,他们聘请省市知名专家,严格按照“三位一体”的设计要求,充分体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理念超前设计园舍建设。12所公办幼儿园都是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或在原址新建,闲置校舍利用率达100%。我们在仓颉幼儿园看到,这里采用国内最先进的防碰撞处理软塑胶,配备了钢琴、电脑电视触摸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园内24小时无死角全方位监控系统。             在冯雷镇耀卓村,县上投资400多万元建成全县第一所村级公办高标准幼儿园,也属省市数一数二的村级公办幼儿园。该园硬件设施规模一流,办学理念先进,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教室活动室宽敞,有幼儿专门睡觉的房屋和床铺,每个班都配有电视、DVD、空调,100多个幼儿,记者走进幼儿寝室,一张张小床排列整齐,幼儿的被褥松软暖和,比起一些城里的幼儿园,幼儿睡觉、活动在一个教室,这里的分布式管理更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教师高烁介绍说:“我们幼儿园要求教师做到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采访投资260余万元改建的杜康镇中心幼儿园时,正好赶上幼儿的午餐时间,教师一一为幼儿盛好米饭,并拌上包菜炒肉。“娃娃小,在园里吃得好、玩得好,在农村的公办幼儿园也能享受到城里幼儿园的待遇,就把娃从民办园转过来了,我们做家长的就安心了”一家长如是说。             白水县学前教育的发展让人震惊,如此大幅度的跨越提升不仅让白水人倍感振奋,更给白水的文化、环境等软实力发展添砖加瓦,让学校变成了全县最美的地方,也引起了省市各级的重视。2013年11月,全市的学前教育现场会在白水召开。2014年白水县人民政府被省人民政府评为2011—2013年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县。市委书记徐新荣批示,白水学前教育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可在全市推广……   坚持,白水明天更美好               白水县城中央仓颉塑像前有一块硕大的牌子,把“教育提升工程”作为2014年白水县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向全县人民承诺:总投资8932万元,确保教育经费按时发放到位,对贫困生资助,学前一年免费公用经费按时发放,建设教师周转房6300平方米等。截至目前,全县现有中小学校57所,其中高中学校3所(含民办学校1所),职业中专1所,初中学校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40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所。幼儿园68所,其中公办13所,民办55所。在校学生41793人,其中幼儿10732人。在职教师3223人,退休教师1420人。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教育长远发展,事关党委政府公信,是检验我们教育治理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促进作风转变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体制内。白水教育局从领导干部做起,从系统内部做起,从每一位领导不打招呼、不递条子要求做起,不介绍任何一个熟人关系开“择校”的口子。东风小学作为白水县最好的小学,教育名额自然紧张,局里领导以身作则,不介绍熟人子女塞进学校,该校校长张冬梅说:“现在,白水教育的整体环境非常好,风清气正,能让我们教育人真真正正静下心来,潜心搞教育,没有那么多的干扰,教育事业自然会蒸蒸日上。”             白水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赵雅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白水教育改革是从根本上、体制上解决问题,绝不是一种口号式的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而是“因需要而改革”。             县委书记叶珺、代县长张全才一致认为,大学区管理制对白水来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效益彰显社会各界有目共睹。但是,均衡不是教育资源的简单平均化,不能把优质学校拖下水,它改革的是传统机制,提升的是教育质量和整体实力。方向是正确的,群众是满意的,这是对群众公平教育愿望的热情回应。下一步,将坚持均衡共享、壮大资源、整体提高、局部突破相结合,循序渐进地把这场教育革命进行到底。             目前,白水的教育均衡在全市走在了前列,大学区制正在风生水起,不少经验可以让兄弟县市借鉴和交流,那么,下一步发展有没有值得总结和提升的地方,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             学区主任们都反映,现在唯一的担忧就是思想观念问题,不仅仅是教师间上下流动,教师自身要理解,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人们要正确理解和支持,那种认为初中老师去教小学就是“干得不好”的意识要摒弃。             李军认为:从哲学上来说,不均衡是绝对的,均衡是相对的,就像运动和静止。所以均衡只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美好想法和理想。乍一看,似有不对,但是细细一琢磨,确实是可以向这方面努力的。所以我们说的是相对均衡,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政策倾斜,招生引导等方法不断缩小差距,从而相对的做到观念均衡、硬件设施均衡、教师配置均衡、教育质量均衡。但是我们所说的绝不是低水平教育均衡。我们不能因为要搞教育均衡而破坏发展较快的地方均衡给发展缓慢的地方,制造一种均衡假象,实现低水平的教育均衡。             对于白水教育近年来取得的变化,李军有两个深切感悟,一是作为一名大部门的局长,感到整体环境这么好,便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局长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作为民生工程的教育,老百姓现在经常说“学校不仅能看了,而且像花园一样了!”在今年的全市高考中,白水教育也得了奖,创历史新高,尤其高中学生的全部进城,白水中学的省级示范验收过关,无不让自己感到欣慰。             采访虽然结束,但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接地气的改革就会获得成功。全市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就得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有效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共享,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当前,全市推行“学区管理制度”已然铺开,尽管教育改革还在路上,但只要方向明确,改革给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就不会是梦。 (信息采集: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