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桑园遗址发现开元年间修缮唐定陵砖瓦窑址

12.01.2016  14:32

  中新网陕西新闻1月12日电 (记者 田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12日透露,考古人员在“唐代最大规模砖瓦窑场”陕西富平桑园遗址,新发现几处可能是唐开元年间修缮火灾损坏唐定陵用的砖瓦窑址。

  记者了解到,唐十八陵中有十一座都在附近发现有砖窑遗存,数量在三至七座不等。桑园窑址的窑群与唐中宗定陵陵寝、地宫建设密切相关,自1995年首次试掘以来,考古人员对该窑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勘探。

  此次新发现的砖窑位于遗址北侧,发掘出两座体量巨大的窑炉,为历年发现之最。同时该区域出土了大量的手印砖,手印砖出现于唐中宗时期,唐玄宗时期逐渐流行。

  考古人员在窑场中心位置,发现了两组东西向分布的窑炉。钻探得知这一区域共分布窑炉48座,以烧瓦为主。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于春雷介绍,此处与其它窑炉的不同,在于它东西向的分布,而其它窑炉都是南北向。专家判断,这些窑和其它窑是不同时期的,应是后期维修时为定陵提供瓦的窑炉。

  唐定陵是唐中宗李显的陵墓,曾在开元年间遭遇火灾受到较大规模损毁。专家根据出土实物分析,新发现的窑址可能建于唐开元年间,为后期维修唐定陵所建。(完)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