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发现新型非编码RNA

03.03.2015  11:57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革教授实验室在国际知名杂志《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发表研究性论文,报导了其实验室发现的一类新型非编码RNA以及此类非编码RNA的功能和功能机理。 
      非编码RNA是一大类不编码蛋白质而在细胞中起着调控作用的RNA分子。单革教授实验室发现了一类新型的环状非编码RNA,在这类环状RNA中,内含子没有被除去、而是被保留在环形RNA当中,因此这类RNA被作者命名为外显子-内含子环形RNA(EIciRNA)。该文研究了外显子-内含子环形RNA的功能,发现此类非编码RNA可以调控其自身所在的基因的表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外显子-内含子环形RNA是通过招募U1小RNA蛋白复合物(U1 snRNP)来促进基因转录的起始。
      环形RNA分子是最近数年才引起研究人员注意的,而此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形RNA分子上。在此研究之前,报导的已知环形RNA分子都是由外显子构成的,其中并不包含内含子序列。研究发现,外显子-内含子环形RNA几乎完全定位于细胞核中,这一点也与以前发现的其它完全由外显子形成的环形RNA的细胞质定位不同。在此文当中,作者对为什么这些RNA会成为环形而不是线形分子也进行了研究,发现成环序列两端经常会有互补的重复序列存在。此次发现外显子-内含子环形RNA,以及对其功能和功能机理的研究,加深了对非编码RNA种类和功能的认识。
      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为李兆勇副教授以及博士生黄川和包纯。研究得到了科技部、中科院、国家基金委,以及中国科大非编码RNA功能及功能机理创新团队的经费支持。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