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44部古籍入选"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

30.11.2015  12:32

  在日前召开的陕西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上,西安博物院荣获“第一批陕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同时有44部珍贵古籍入选《第二批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入选名录的古籍数量位列全省第二。

  此次西安博物院被评为“第一批陕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继2009年西安博物院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后获得的又一项殊荣。入选《第二批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的44部珍贵古籍在此次入选的279部古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唐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般涅槃经》,以及元刻本《大方广佛华严经》、《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徧礼忏仪》等早期的珍贵佛经版本,更是填写了《第二批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前两章: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辽夏金元时期的空白,对此次名录的出版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西安博物院其他入选古籍,如明万历刻本《苏长公易解》、《问辨录》、《空同集》、《升庵先生文集》;以及清代刻本《白茅堂集》、《偶更堂文集》、《秋水集》等,在全省范围来说,都极具特色。这些唐、元、明、清时期的珍贵写本、刻本是西安博物院古籍藏品中的精品,为《第二批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出版增色不少。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