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句承诺 他在山窝窝里一呆就是23年
本报商洛讯(记者闫鹏飞)木王镇栗扎小学,距商洛市镇安县县城有一百多公里,群山紧抱,气候高寒,一条仄仄蜿蜒的乡村公路和一趟通村班车是人们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然而,每年10月至来年的3月,大雪会将路封死,这里便成了“世外桃源”。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该校留不住教师,年年都会“大换血”,可是马杰却在这一呆就是23年。为一句承诺马杰走上从教路
1993年7月,贫苦家庭长大的马杰来到栗扎小学,21岁的他虽然见惯了贫穷,但破败的校舍和吱吱作响的办公桌椅还是让他从头凉到脚。
马杰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天的工作所见:全班20多名学生,大部分穿着补丁叠补丁的衣裤;一个个灰头土脸,好像多年没有洗漱;几乎没有不拖欠交学费的,但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深深刺痛了马杰的心,晚上回到房间,时任校长马云飞来看望他,说:“小同志,这很苦,但娃们需要你!”他狠狠地说了一句:“没事的,我会努力让孩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
为了这一句承诺,马杰走上了艰辛而平凡的从教路。如今,已经退休的马云飞仍兴奋地说,“马杰信守了当年的承诺,20多年来没有变过。”
学生的慈父老师的好兄弟
2004年,马杰走上领导岗位,2009年开始担任栗扎小学的校长。陆龙双与马杰共事了近20余年,他这样评价马杰,“马校长是学生的慈父,老师的好兄弟,学校的开拓者。”
陆龙双说,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栗扎小学的教师像走马灯似的流动,年轻教师几乎来的第一天就想走,校园里年年都是一大半的年轻生面孔。对此,马杰显得很坦然,他说:“改变不了环境,只有去适应它。咱决不能误了孩子们。”
面对每年一拨的年轻教师,马杰都会精心上好“引路课”,耐心地指导备课、讲课,直到能独立工作为止。“我人生的启蒙者是父母,工作的启蒙者是马校长。以马校长为工作启蒙老师的年轻教师,全县到处都有。”特岗教师刘鲲说。栗扎坪村原支书马云山说:“年轻教师培养好了,人走了。年年如此,除了马杰,任谁都会烦,可就没见过他为此怨天怨地的。”在马杰的带动下,不仅让学校形成了人走而精神不走的良好氛围,始终教风浓、学风正,而且让离开的年轻教师终身受益。学校的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今年,学校参加统考的学科均为A等,四年级位居全县第一。
建成“花园式”校园
让栗扎小学成为偏远山区的一颗明珠,一直是马杰心底的愿望,为此,他几乎忘掉了自己。2010年,学校正在修自来水时,马杰的额头意外受伤,缝合了14针,可他却坚持不住院,返回学校,天天用木棍举着吊瓶去督工。马云山说:“马校长的吊瓶是工地上的一面红旗啊。学校的自来水工程质量之所以这么好,都是这面红旗指挥的。”可是,当师生用上了自来水时,他的伤口却因延误治疗而感染化脓,给他额头上留下了永久的“纪念”——一个长达7厘米的“7”字形伤疤。
2011年暑假,马杰本想装修房子,然而,学校的附属工程恰在这时批复下来,要求开学必须交付使用。于是,他将装修的事交给妻子去做。妻子张云红说,“我一点不懂装修,他整天不见人影,当时气得我离婚的心思都有。不过,最后看到他给学校建起了有史以来的两层十六间的‘第一楼’,我打心眼里为他高兴。”
近年来,经马杰的多方努力,学校硬化了大门口道路140多平米,给教室、宿舍、办公室安装了空调,申请资金160余万元改善师生的宿办条件,让过去的“破烂式”学校建成“花园式”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