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长寒假咋过”多数西安高校生爱社会实践

27.01.2015  16:31
            《西安晚报》2015年1月25日(记者杨明 实习生于嫚)题:“史上最长寒假咋过”多数西安高校生爱社会实践                   眼下,西安的大多数高校已开启寒假模式,面对今年长达40天的“史上最长寒假”,记者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在开展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假期充电,还有的学生则选择在家陪同父母、旅游,学生们希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             今年春节是近年来最晚的一次,因而今年的寒假又被众网友称为“史上最长寒假”。从不久前在网上流传甚广的陕西高校2015寒假排行榜来看,大多数高校的寒假天数都在40天以上。             “寒假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找实习单位了。”西北大学的周同学说,“我们的专业是新闻学,文科中的工科,实践性强,早点接触业界,掌握一些实务工作,对下一学期的学习也有帮助。”             还有一些同学在寒假学驾驶、学外语,学乐器或是在外地兼职,边打工,边领略当地风情。西安财经学院的张同学背上背包前往江苏。“除了能够挣一些外快,还能在当地待一段时间,真正地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一些同学选择了在学校过寒假,西北大学的王同学说:“寒假学校人少,清静,正好学校也提供留宿条件,是考研复习的好场所。”             记者调查了50名大学生后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假期充电,还有的学生则选择待在家里陪同父母,完完全全享受假期时光。“追剧、好友聚会、吃饭睡觉晒太阳”是西安工程大学张同学的寒假常态,“我今年大一,上大学以前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很久,好不容易盼到寒假,当然要在家里待着,多陪陪家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周同学和他的创业伙伴们,在宿舍里努力钻研,追逐着他们的理想,“我们团队共七名成员,三个西工大的,四个西电的,也只有两个人是本地的。临近寒假的时候,刚好有一个关于智能钱包的想法,一拍即合,就决定寒假留在学校做项目了,现在,还处于项目研发阶段,技术也在同步研发中,希望能早日做出成果,成功拿到赞助资金”。             采访中,大学生们表示,不管用什么方式过寒假,都要合理健康地过好假期,让这个寒假过得更有意义。 (信息采集: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