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技司调研贵州省湄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13.03.2019  20:40

  2019年2月19日至20日,农村科技司王喆巡视员带队赴贵州省湄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调研,并就湄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升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召开座谈会。贵州省科技厅副厅长雷文蓉、遵义市副市长鲁成军等参加了调研和座谈。

  湄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0年12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园区按照“以茶为主、以稻为辅”的布局,强化改革创新,广泛开展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27家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搭建星创空间、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集聚科技人才248人,推动园区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园区建成茶园面积60万亩,优质稻综合种养面积20万亩,精品水果12万亩;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33家;2017年园区土地产出率为7.04万元/亩,单位劳动产出达到6.6万元/年,对贵州省山地综合高效开发和扶贫攻坚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调研组一行先后调研了湄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金龙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基地、贵州琦福苑茶业公司、贵州西部农产品交易中心、国家级星创空间、物联网中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和“三变”改革示范点等,深入了解园区产业发展、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搭建、体制机制创新以及示范带动等情况。实地调研后,调研组就湄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升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工作开展了座谈。

  王喆巡视员对园区近年来加大科技投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园区升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提出建议。一是积极探索机制创新,进一步集聚科教资源。遵义市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积极探索机制创新,完善政策、金融、社会资本等多元投入机制,引导科技、信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园区高度集聚;二是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要巩固发展好茶叶、优质水稻等主导产业,兼顾发展好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进一步推进“双创”载体建设,提高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大力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以科技资源的集聚带动产业的集聚,以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