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同龄人郭望立:中国企业改革杰出人物

25.09.2014  13:39

  新华网陕西频道9月25日电(郝云菲)柳青有一部大家都熟知的作品《创业史》,路遥有一部影响很广的作品《平凡的世界》,贾平凹有一部成名作《浮躁》,陕西作家用他们的笔,记录着陕西劳动人民的奋斗史。

  一部部的作品描述着发生在陕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的故事。描述着一代代陕西人奋斗的故事,浓缩着整个中国社会处在不同时期的风貌和故事。

  是个人的故事,是陕西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是关于中国梦的古老的故事。

  郭望立,一个出生在陕西关中大地上的农民,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同成长的人,一个勤劳致富的典范,一个拥有过亿资产的集团老总,一个在创业方面被认为是常青树的人。他的故事,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陕西农民的创业奋斗史。

   与共和国同生 为生存练就多种技能

  “最早为了家里人能过上好日子,我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劳致富。”这是西安万昱集团董事长郭望立先生20郎当岁时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郭望立,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土生土长的农民。爷爷辈是地主,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母亲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嫁入未央区这个农民家庭。1951年,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只小两岁,取名郭望立。其后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那时的西安还只有城墙里边才是城里。就算是城里也还到处是坡,崎岖不平,城外更是大片的荒沟和荒坡。当然,与今日西安要建国际化大都市的富丽繁华不可同日而语。吃水是从井里舀的,最初大概只要挖一米深,随着水位的下降,人们发明了用竹竿,用绳子,及各种工具舀水,一直到后来的自来水管进街道、进院子、进楼层、进户,人们才结束了甜水井里吃水的习惯。

  郭望立出生在建国初期,经历过战争的中国百业待兴,随后就有我们都知道公社化、大跃进。上完初中的郭望立,由于父亲的病逝而辍学。开始进入生产队帮母亲干农活,照顾家中的弟弟妹妹。至今他仍然认为不管是谁,都应该是先生存,后发展。我们不应该只自私的顾及自己,也要考虑家里的状况。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郭望立早早回到家中开始接受生活的教育,在生产大队成了最早的“能人”。

  他通过自学掌握了很多技能,从事过理发、瓦工、木工、油漆工和简单的中西医,掌握了农用机械和电器修理、缝纫裁剪,并考取了拖拉机、摩托车和汽车驾照。

  似乎没有证据表明这是一位先知先觉的农民为即将到来的城市化生存所作的技能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