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选派4名优秀教师赴西藏阿里地区支教

12.10.2015  02:32
            2015年10月9日,按照中省关于实施边疆民族地区教师专项计划要求,渭南市教育局选派4名优秀教师赴西藏阿里地区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             据了解,从2013年起至2020年,陕西省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赴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学校支教一年。该市承担了2015年支援西藏教师选派工作,选派初中语文、英语、政治和小学美术教师各1名。自接到省上通知后,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制订措施,吸引鼓励优秀教师自愿报名参加支教工作。在推荐过程中,严格把好教师的政治关、能力关和业务关,并对拟推荐教师进行体检。根据县市区推荐情况,综合考虑教师的身体素质、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个人素养等因素,最终确定临渭区前进路中学杜红星、临渭区下吉二中周智远、临渭区故市镇初级中学徐伟、渭南市实验小学尤晓强4名教师为支援西藏阿里地区教师人选。4名教师均为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年龄最大44岁,最小32岁。他们政治素质好,师德高尚,身心健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援藏支教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选派教师纷纷表示,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组织纪律,尊重民族习惯,搞好民族团结,克服各种困难,发挥好自身特长,以高昂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出色完成援藏支教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