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20名军乐手亮相阅兵

05.09.2015  10:36

  3日的阅兵中,有一支1200余名官兵组成的联合军乐团,其中有20名军乐手来自第四军医大学。他们与整个团队一起,奏响了“大国强音”。

  五线谱上踢正步

  今年初,这支千余名官兵组成的联合军乐团,开始在全军选拔相关人才。第四军医大学作为总后勤部的单位之一,所抽调的20名军乐手均是该校的在校学生,也是该校蓝天军乐团的成员。从全校百余名报名者中进行筛选,根据演奏技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考核,共有两名女性和18名男性代表第四军医大学进入了联合军乐团,他们都是90后。

  据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15次组织的联合军乐团,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阅兵中,联合军乐团首次有了女演奏员。6月3日,第四军医大学选派的20名军乐手和三名后勤保障人员进驻京郊阅兵村。

  他们的要求虽然没有受阅部队那般严苛,但他们在广场的醒目位置持续站立两个多小时,“来得最早,走得最晚。”而且按照要求,乐器举起的高度和角度都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为锻炼体能,军乐手们不断训练、加码。每次训练结束,乐器都被晒得发烫,官兵们浑身湿透,一天训练下来,感觉像是从水里被捞出来一样。

  领队傅译雯认为,联合军乐团就是在五线谱上踢正步:合练时,受阅部队需要根据乐曲的节奏走正步,以国歌为例,1分钟96步,乐队要在46秒升上去,如何让每名乐手的节拍做到分秒不差,联合军乐团首次使用了电子节拍器。

  经过近百天的训练,联合军乐团人人都能做到“站4小时不倒,坐4小时不动,练4小时不乱,吹4小时不错”。

  时间都以分钟计算

  “9·3阅兵”这天,一切行动都在以分钟计算。

  当天凌晨4时10分,联合军乐团起床,迅速穿戴完,20分钟后,所有人在营地食堂简单吃了早饭。凌晨5时,检查乐器、服装及随身装备。半小时后,乘坐专车向天安门广场进发。

  清晨6时50分,抵达天安门广场,是首批进入天安门广场的队伍之一。清晨7时15分,联合军乐团开始调试乐器。

  列队结束,所有人原地休息。由于阅兵仪式期间,人员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所以大家开始补充食物和水。出发前,每名联合军乐团的成员都发放了餐包:一块巧克力、一个苹果、一包100克的红烧牛腱、一小包榨菜、两块面包、矿泉水和红牛各一瓶。

  9时25分,他们再次列队,阅兵仪式将马上开始。上午9时45分,联合军乐团奏响了雄壮的乐曲……

  央视的直播镜头虽然只是一扫而过,人们依稀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但他们发出的声音始终贯穿阅兵仪式。

  “我们都很成功,离开西安的第一天起,我们每天都在盼望着这天的成功。”顺利完成任务后,傅译雯激动地说。

  来自第四军医大学20名军乐手中,年龄最小的王馨佩在联合军乐团担任小军鼓演奏员,她的正前方就是天安门城楼,她说,“我很荣幸能成为此次大阅兵的小小一分子,也许我并不会露脸,没有镜头,但我仍无比骄傲,因为我是女兵,我为祖国代言。” 华商报记者贾晨 实习生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