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90后学霸都开始“造卫星”了 你们这么牛大家知道吗

13.04.2015  19:52
小组成员放弃休息时间在实验室研究。 - 古汉台
来源: i3.tobei.cn

小组成员放弃休息时间在实验室研究。

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霸五人组”在项目小组长张子恒的带领下已经在实验室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寒冬。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当然他们自主研发的小卫星也将随着国家一箭20星计划在今夏发射升空。

我们所造的小卫星(皮卫星)重量只有300克,在国内属于最小的了,并且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麻雀虽小但这颗小卫星却是能做星地通讯(卫星与地面)的第一颗小卫星,拥有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完全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在记者的镜头前张子恒略显青涩的脸上也透出几分自豪的味道。

大三学生造卫星 做第一群“吃螃蟹”的人

卫星一直都是“高大上、尖端 ”的代名词,在去采访之前,记者也对这群93、94年的大三学生们充满了好奇。推开实验室的门,张子恒和他的团队正在专注地测试小卫星的信号。组内五个人的平均成绩都是90分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五人组”。

当初学校安排我们成立这个项目组,我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想挑战一下自己,因为在国内还没有本科生造卫星的。但理想是好的,现实却是很残酷的,平时在书本上学的都是偏理论的知识,真的要开始造卫星了突然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那段时间很迷茫。”张子恒向记者坦言。

一般而言,皮卫星只是作为大卫星的伴飞星,皮卫星经大卫星中转之后才与地面通信,而我们研发的这颗卫星是要直接完成与地面的通信任务,国内是空白,我们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去年12月成立项目组,火箭发射可不等人,为了攻克难题张子恒带领了着他的团队,几乎吃喝睡都在实验室,就连过年都放弃了与家人团聚,选择留守。“很奇怪的感觉,造卫星有种孕育生命的感觉,一次次实验,有失败有成功,曾经都出现过想要放弃的念头,一直在怀疑是不是太高估我们自己的能力了,但当看着大家已经走了这么远了,不能放弃,我们五个人查资料、向学院、老师寻求帮助,终于成功了。

梦想工坊 他们可以飞的更高

这群年轻人喜欢挑战自己,参加拿大内及学校的科技竞赛都获得了不错的奖项。关于未来他们想的很多,并且已经开始了实践。叶向阳牵头自主研发设计组装的气象云图接收站已经可以独立工作了。在实验室里,“学霸五人组”为他们的未来构筑了梦的桥梁。在实验室外,学校也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会全力支持这些学生的发展,他们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是一个范本,造卫星以及搞科研是非常艰苦及细致的事情,希望他们以后可以继续坚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彦明教授这样寄语这些年轻人。(见习记者 赵佳)